输入搜索关键词

主页 > 观世界之趋势 >

综观智慧供应链构建
时间:2019-05-29 18:03       来源:本刊编辑部


导语:随着“智慧物流”的兴起,“智慧供应链”也应运而生。尽管目前对于智慧供应链的认识各有不同,但是智慧化的供应链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的价值一直是各企业的共识。

“智慧供应链”已经算不上一个新鲜事物,在“中国制造2025”正式被提出后,“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概念涌现,一切皆可“智慧化”。对于智慧供应链的理解和解读,不同行业对此均有着不同的认识,无论是“数字化”,还是“柔性”等,也都是各企业根据自身的认识总结得出。

为何追求智慧供应链

首先我们要明确,企业为何要实现智慧供应链。智慧供应链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效益,还能够应对传统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主反馈,帮助企业不断调整供应链运营策略,以保证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目前而言,不少行业面临着客户需求碎片化、自身运营成本不断上涨(其中包括人工、场地、原材料、物流费用)等问题,以中国服装行业为例,大部分服装企业对于“流行”的把握滞后,产品周期冗长,无法应对消费者的需求作出变化,导致库存高企,资金周转率低,整体供应链效率也就无从谈起。

其他制造业方面,某些企业为了满足下游用户的需求,不仅调高成品的安全库存,亦针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做了大量的存货,虽然能够及时响应订单,但是却浪费了不少资金,亦对企业自身在面对市场变化做出调整埋下了隐患。

解决智慧供应链的难点

因此,智慧供应链的出现,仿佛为各行业带来了“灵丹妙药”,各行业期许能够凭此摆脱原来的困境,但是就目前而言,智慧供应链的构建存在诸多痛点和问题。

首先是对于智慧供应链的认识。不同于传统供应链,“智慧”二字的出现让不少企业联想到了更多的“高科技”,因此部分企业认为智慧供应链就是以智能设备代替传统人工,或上线各类系统,以此期望达到高效率生产,但是往往会出现了投入重金打造智能化生产线或者物流,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目前企业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其次是企业无法通过准确的预测来判断市场未来状态,从而盲目制定目标导致企业自身供应链无法实现,甚至影响到了企业后续的调整。同时不准确的目标必然带有不理性的管理和考核,导致理论考核与实际无法应对,丧失了目标制定和考核原本的作用和意义。

其余如人才不足、缺乏物流规划等等,也是目前部分企业面临的问题。以缺乏物流规划或只注重部分物流的规划方面为例,不少企业启用了众多的系统软件企图优化运输、仓储等,但是仍有大量浪费存在于各环节的对接之中,例如企业强制规定供应商到货时间,却对自身卸货所需时间没有规划,导致卸货车队堵塞,浪费物流成本的同时也并未对自身供应链相关环节产生积极作用。下面我们将浅谈一下如何构建和凭借智能供应链,使企业获得更具优势的竞争力。

如何实现智慧供应链

“80%供应链的价值是被设计出来的。”相关专业人士对此表示。因此,对于一个致力于实现“智慧供应链”的企业而言,更需要从全局来考虑供应链如何构建。

首先企业需要围绕服务用户的意识,真正地思考用户需要的服务,而不是“闭门造车”。随着终端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导致了多SKU、少批量的情况,尤其是零售企业。于是不少企业采用了预售、定制、SKU数量巨大但单SKU少量生产等办法应对,亦有企业通过终端收集用户需求,经过AI系统的处理来预测用户的需求。此前本刊有文章指出,“AI预测不能保证一定准确,但是随着数据的积累,将会越来越准确。”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完全依靠AI预测不可取,但能够使用相关的智慧化手段来帮助企业获得更准确的预测何尝不值得尝试。

其次梳理供应链战略,明确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该目标的设立一定是建立在针对企业内外部现状以及对未来有相对准确预测的基础之上,其中认识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现状不难,难的是如何更准确地预测未来,这就可以依靠“智慧”来实现。例如使用AI模型分析相关的历史数据(前提是历史数据庞大真实,且未出现极端的异样变化),加上对未来其他因素(如政策等)的预估,以此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

 


 


再次是物流战略的设计。整体物流战略的设计同样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行,例如对于成本的稽核、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物流时效的控制等等,都是为了满足供应链的需求。就目前而言,物流智慧化集中在仓储环节,生产物流也实现了部分自动化或者智慧化,但这远远不足以支撑智慧供应链所需的智慧物流。例如某知名国际快递企业为其用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时,首先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目前用户遇到的痛点,然后从物流的角度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对物流中心的规划以及是否选择“延迟包装”策略等均做出了详细规划,并且通过相应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供应链高效、智慧的运行,为用户真正创造了价值。

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由于供应链连接了上游供应商至下游用户(甚至是终端用户),所以企业首先要对于供应商的选择考核、下游用户的需求满足、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非可控因素(如跨境供应链需考虑更多的其他如天灾、政治等因素)等均应该有一个详细的分析和认识。而这些在“智慧供应链”下,可通过更多的智慧手段来做出预测和应对,例如设置“控制塔”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总体而言,本身供应链的构建相当复杂,本文只是略作讨论。相信凭借智慧科技如AI等,在不久的未来,更多的企业将拥有“智慧供应链”创造更大的价值。


(来源于中国《现代物流》杂志)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普罗格“云仓”为国科恒泰 织起多区多仓物流密网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