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搜索关键词

主页 > 观世界之趋势 >

供应链系统中“高密度化”的趋势
时间:2019-06-25 16:23       来源:文 | 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编译

面对油价高涨的时代,以及未来少子化、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运输”的成本可能变得愈来愈高。运输的目的是让商品可以从供给方流到需求方,要降低运输成本也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运具本身改善,例如提升车辆的燃油效率、最好最佳化地配送路线规划;另一个方向则是从商品本身着手,让功能相同的产品体积变小、变轻,这就是所谓的高密度化(Densification)。

高密度化的意义就是维持商品本身的机能,但是让商品变得更小、更轻,或是提高商品的单位浓度。严格来说,高密度化不是一个趋势,而是一个自然的演变结果。移动电话、高浓缩洗衣液、平面电视都是很明显的例子。

要让商品变小,其实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研发过程,但是要把“包装后的商品”变小,其实只要一些简单的研究与巧思就可做到。以Wal★Mart为例,针对300种儿童玩具的包装提出改善,改善后每年省下3000公吨的包材用量,反映在运输上,则是每年减少700个海运货柜,转换成金额则是每年350万美金的运费。

每当运费涨时,企业才会开始思考如何缩小产品尺寸与改善包装,其实这样的改善应该列为持续性的动作,而且要从产品设计开始。现今的物流管理,必须与最源头的商品设计整合,才可发挥效果。

现在在欧美,光是读“物流管理”的学程已经不够了,许多大学开设了“商品包装”的学程,而具备商品包装专长的毕业生,总是有许多的工作选择。包装的改善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下手,例如是否采用可回收材料?是否有更便宜的缓冲材料?是否能折叠商品以便缩小包装?是否能多件商品包装成一个单位?是否有更可靠的包装材料供应来源等。

过去几年来,有人大声疾呼“绿色包装”,而为了“绿色”这个大帽子,有些厂商反而损失更大,例如使用环保、可分解的包装纸、纸箱、栈板,结果因为强度不足导致商品于搬运过程损毁,或是使用了环保包材,结果反而使食品变质,因此有人质疑,是否绿色得太过火了?因此又走回原本的包装方式。

除了包装之外,商品堆叠也是一门学问,要让商品彼此紧紧相靠产生栈板的稳固性,又得避免商品彼此间的碰撞,有时候一个堆叠方向的改变,就可以达到更高的栈板效率。

电子业是商品高密度化演变最迅速的产业,除了手机之外,现今的音箱不需要做得很大,就可以产生很大的音量、很好的音质,而且愈做愈小。唱片也是一样,从以往大片的黑胶唱片、到卡式录音带、到CD光碟、再到目前存在手机记忆体内的音乐,消费者聆听音乐的模式不变,但是商品本身已经有很大的质变。

随着商品变小,物流系统的拣货、出货、配送模式也得跟着这样的趋势,以往大体积的栈板出货,要变成用更多的储位储存更多小型化商品,这会使得储位管理的复杂度提高,也会连带要求条码标签辨识系统的扫描精度提高,自动分拣机(sorter)的机械动作也要更细致。

参考资料:

1. Logistics companies could become the“search engines of the real world”, Jan 2, 2014

2. Big Data in Logistics, http://www.dhl.com, 2013.12

3. Chris Caplice, Impact of Macro Trends on Supply Chains: Densification, Supply Chain @ MIT, January 2, 2014.

4. Bob Sperber, Ten ways packaging tech can optimize your supply chain, http://www.packworld.com, November 28, 2012

(来源于中国《现代物流》杂志)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普罗格“云仓”为国科恒泰 织起多区多仓物流密网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