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观点直击 >

吃货最近追什么,清真美食?——冷链物流新的增长点
时间:2019-02-15 15:17       来源:文|本刊主编 海猫
编者按
作为一枚具有
“吃货”属性的主编,海猫猫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遇见美食。在美食发现之旅中,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清真美食原本作为一种小众美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于是好奇的海猫猫本着从“吃货”的角度去探索清真美食受热捧的原因,并采访了知名清真餐饮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探讨除了清真食品供应链和冷链物流可以作为冷链的增长点,还有哪些新的增长点值得聚焦。
 

 
据统计,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总额约4万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预计到2017年,冷链物流总额将达到5.4万亿元,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将达到19515万吨,总额和需求规模的在未来五年(2017~2022)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3.1%和25.02%。据保守估计,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将达到至少2000亿元以上(冷链成本按最保守的5%计算),潜力巨大。但是中国冷链物流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至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鲜活类除外)等的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了22%,34%,41%,乳制品、冷冻加工食品、冰淇淋等产品的冷链流通率较高达到85%以上,综合来算,中国的冷链流通的比率约在46%,与发达国家的90%左右有着不小差距。因此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中国冷链物流企业(包括含有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完全可以藉由新的增长点崛起。

 
 
清真食品冷链
 
清真食品需求高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在饮食方面更加注重健康,而作为饮食高标准的清真食品和餐饮受到了热切关注,同时,穆斯林人口比例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清真食品的市场需求。据了解,目前全世界穆斯林人口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28%以上,消费者整体达到了20亿人左右。除去穆斯林人口的刚需,对健康和高品质的追求带动了众多的非穆斯林消费者对清真食品的需求也愈发高涨。庞大的人口数量带动了庞大的消费市场,至2015年,全球清真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11482万亿美元,中国清真食品市场规模为3688亿元,整个清真产业增长率在10%以上。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下,清真食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因此,清真食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将被放大。以上海地区为例,仅经营清真牛肉拉面的餐饮企业数量就超过5000家,保守估计每天每家的牛肉用量在10kg,那整个上海地区用量就将达到50t/天,这还未加上大型餐饮集团和对其他种类的食材需求。
 

清真食品冷链发展缓慢
就目前来讲,从事清真冷链物流的中国企业数量较少,而且企业在提供清真冷链物流服务的比例不大且不标准。清真冷链物流发展的难点主要集中在需求大且散、要求高以及企业对“清真”的不理解导致用户的不信任,由此清真餐饮企业也更倾向于自建物流,这在本刊后续文章中有详细解读,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所以,对于社会物流企业来讲,理解“清真”的含义,达到从事“清真”的标准,进而整合市场需求,才能赢得用户信任;对于清真餐饮自建的冷链物流来讲,可以通过整合市场进而形成社会化经营,为清真食品冷链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模板。
此外,要进入穆斯林的市场,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准入门坎“Halal认证”,只有获得Halal认证才能进入穆斯林市场,穆斯林对清真食品有着非常严格的认证标准,这是对宗教教义的遵从,目前只有马来西亚的“Halal认证”获得国际的承认,这是因为,马来西亚宗教局的主导,执行非常严格的认证标准,贯彻执行,获得特别是阿拉伯世界的认可,食品企业需要特别注意。
 
新模式的生鲜电商推动冷链“最后一公里”
 
配送以“快”致胜
冷链物流是生鲜电商发展的保障,是影响生鲜电商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中国,生鲜电商的发展又倒逼了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据统计,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额为497.1亿元,渗透率达到了3%以上,预计到2017年将形成1000亿的交易规模,未来两年渗透率将达到7%左右。新模式的生鲜电商如永輝超市、盒马鲜生等具有新零售标签的电商企业,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和与众不同的物流,尤其是对宅配的高需求推动了冷链物流的增长。据统计,仅至2015年,中国网购生鲜的配送时长中“半日达”以内(包括“半日达”)占到了52.5%,整个冷链物流宅配市场达到了40亿元,未来随着生鲜电商的进一步扩张,冷链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需求将进一步加剧。
 

第三方应重视规模化发展
目前生鲜电商的冷链物流基本以自建为主,第三方为辅,尤其是在宅配方面,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优势不明显,无法达到生鲜电商和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仍然存在着数目众多的无力自建冷链物流的中小型生鲜电商,这些企业的需求同样可以成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努力的方向。据悉,目前顺丰速运、申通快递等传统快递企业在经历上市后,都宣布进入冷链市场,无疑是看中了冷链物流市场的前景。
除去B2C,生鲜食材电商即B2B市场也有着不小的需求。相比B2C市场,B2B市场的需求更为集中,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可以依靠自身的规模效应、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来满足其需求。
 
食材供应链金融或成热门
 
供需市场大造机遇
供应链金融概念的兴起,更多的在制造业。相比于在制造业中的运用,食材供应链金融更多的将会聚焦于集中采购与餐饮业食材供应的放账。据悉,食材行业每年的交易规模超过1万亿,超过180万家的终端供应商服务了超过500万家餐饮企业,最大的终端供应商年交易额才几个亿,不到整体市场的千分之一。由此可见,食材供应链市场存在着需求大、供应商和用户散的特点。这为实现集中采购提供了可能,关键在于如何整合需求。如几家餐饮企业将需求的越南巴沙鱼年供货量整合在一起,共同下订单给供货商,达成以量制价功能,也能做到产季调节,由金融方提供资金,存货于金融方指定的冷链仓库,再由金融方放账给餐饮业,供需双方整合后,分散的冷链物流需求也将被整合,由此形成一个硕大且集中的冷链物流市场,这就是冷链物流企业的机遇。
 

冷链物流可切入供应链金融
而冷链物流企业同时不再局限于只承担供需双方的商品流通纽带,甚至可以凭借在冷链物流的经验和优势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试想一下被整合后的餐饮企业们向被整合后的终端供应商们集中采购一批食材,用商品质押的形式在银行取得供应链贷款,这部分贷款将被用于采购款和物流成本,食材商品的物流则由银行指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来承担,此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提供了原本的物流需求,同时为银行提供了作为贷款凭据的货物所有的流通信息。如此释放了末端餐饮企业的资金压力,提升了银行资金的流动率,同时也让冷链企业的规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谓是多赢。对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而言,与银行和用户的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更全面的数据,并由此可以向银行推荐客户,再由银行进行完整的评估,以决定提供客户相关的融资服务。如: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向银行取得融资,支付现金给土豆生产农户,土豆采收后供应给薯条制造商,银行对薯条制造商做信用评估与放帐,薯条生产后供应给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连锁餐饮业,同样,银行对连锁餐饮业做信用评估与放帐,这中间的储存运输等物流作业,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执行与完成供应链,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切入供应链金融后,营业额暴增数亿元,物流利润更是翻倍成长。
 

降低风险最关键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冷链物流企业不仅要拥有完整的冷链服务保证商品的品质,同时还要实时准确地将各项信息反馈给银行,这就需要冷链物流企业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或者具备相关能力的合作信息平台。同时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和监管措施,取得与客户间的深层信赖,以防出现一单多用、以次充好、监守自盗等恶劣情况,最大限度得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冷链服务的需求增长带动硬件市场
上文主要集中讲了冷链服务的需求,那冷链服务的实现需要冷链设备及设施的保障。就目前来讲,中国冷链物流设备及设施建设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对设备设施的需求量大且对升级需求较为迫切。
 
冷库建设量大且要求高
据了解,截至2015年10月的人均冷库存储容量为例,中国人均在0.07立方米/人,同期美国是0.368立方米/人,冷库发展速度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的平稳增长,12.6%的整体增速与2014年的34%呈下降趋势,同时,中国冷库建设分布不均衡,有些地区已接近饱和,有些地区仍处于落后。此外,传统冷库逐渐将不符合未来冷链流通所需要的条件,自动化、智能化和高仓储利用率成核心诉求。所以,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性调整与功能布局顶层设计迫在眉睫。在发达国家,环保节能的二次冷媒系统“CO2二氧化碳”已成冷媒的主流,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体积小、安全、环保节能的“CO2二氧化碳”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中国因制冷设备业与某些设计院,固守成规,不愿意轻易放弃氟利昂系统的利益,导致“CO2二氧化碳”的推动缓慢,所幸今年开始,已有突飞猛进的成果。
在传统多层式钢构混泥土冷库,以分开出租为主,以在河北石家庄一个8万吨级别的冷库来看,设有电梯管理人员20多人,维修保养与作业人员约35人,主要的收入是租赁费与装卸费,年营业收入只有2500万元,以冷链物流角度来说,实在太低,在未来的发展来看,将冷库完全收回自行管理,将常温的穿堂(作业码头),改成密闭式,加装制冷设备,以形成冷藏状态,作为冷链月台使用,如此,冷库不泄冷,就不易耗电,也能有效减少结霜结冰情形,若加上提供承租户供应链金融融资,则营业收入将翻倍增长才是。
 

运输设备缺口大
另一方面,冷链运输设备同样迎来高需求。2015年,中国冷藏车和保温车保有量约为9.34万辆,同比增长23.06%,预计到2017年将到达13.58万辆,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元,而美国同期冷藏车保有量达到16万辆。以人均保有量相比,美国每万人约5辆,中国为1辆,若要达到相同水平,中国未来还需采购59万辆冷藏车,其对应的冷藏车市场规模达到2537亿元。总体而言,冷链物流设备及设施的需求随着冷链物流服务的增长而持续增长,同时对冷链设备的技术要求同样不断地被提高,这些都是能够被冷链物流相关企业所关注的增长点,这在本刊后续文章内将会有详细地解析。
综合来看,以上提及的冷链未来趋势都可以作为冷链物流企业努力的方向,不过这些都需要冷链企业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足够的实力和对市场清晰的判断。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未来冷链市场前景可期。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德马智能分拣技术护航卡宾服饰销量腾飞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