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甲方企业而言,每一次对于物流自动化的探索和实践,都是一次丰富自身解决物流难题“武器库”的重要经历,随着在自动化领域的“版图”不断扩大,企业面对新需求和新挑战也将更加游刃有余。本次李宁集团率先引入海柔创新的新产品闪攀系统,不仅解决了“多SKU、高效率、波次变化大”的痛点,也为体育产业的智能物流实践起到了“先行者”的表率作用。
不断巩固行业领先优势地李宁集团
2024年8月11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闭幕,李宁集团赞助并服务的乒乓球、跳水、射击三支国家队创造了辉煌战绩,为中国奥运代表团贡献了将近一半的金牌。作为世界知名的体育用品品牌,李宁集团的“专业”是其在中国体育产业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武器。
据2024年财报,李宁集团收入增长3.9%至286.76亿元人民币,整体毛利额增长6.0%至141.56亿元人民币(2023年:133.5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49.4%。同时财报中指出,2024年内李宁集团继续秉承“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核心战略,通过在产品与科技创新的持续布局,巩固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

同时财报披露,在渠道方面,李宁集团双管齐下,一方面巩固和提升高层级市场的运营效能,另一方面加快新兴市场的拓展步伐。
门店也正在成为让消费者体验品牌价值主张和产生需求共鸣的最佳场景之一。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宁品牌(包含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YOUNG)常规店、旗舰店、中国李宁时尚店、工厂店、多品牌集合店的销售点数量为7,585家,庞大的门店数量融合了运动、潮流、商务等不同风格迥异的元素,也让消费者相信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重构物流网络支撑全国销售
如此庞大的门店数量,自然需要一个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来支撑不同门店的需求,若结合财报中提到了仅有64天的平均存货周转期,更需要这个网络具备高效的特点。据李宁集团物流自动化负责人姚越介绍,李宁集团近年来开始优化供应链物流体系,重新规划了5大中心仓储基地覆盖全国市场,本次参访的李宁电商运营中心/华东智慧物流中心,则主要满足华东区域的销售需求。
华东智慧物流中心
进入物流中心,一南一北两栋仓库在二楼以平面连接,其中李宁电商运营中心(位于南栋)主要负责电商业务,华东智慧物流中心(位于北栋)主要负责特许经销商、直接经营销售等渠道业务,也是本次主要的参访现场。
据姚越介绍,华东智慧物流中心的业态主要由正向的批发、零拣和逆向的退货构成。其中,一楼主要用于工厂采购入库,二楼主要用于发货与逆向退货,三楼主要用于零拣。受季节性影响,目前华东智慧物流中心整体库存高峰达到了500万件,常规共2万多个SKU(加上季节轮换商品等达到了4万多个),整体出入库的作业量已经超过了9,000万件。
智能物流系统保障作业效率
如此大规模的仓储量和作业量,以及考虑到华东智慧物流中心采用了楼库结构,同时考虑到季节性导致的作业量的不平衡,李宁集团果断应用了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物流装备和系统作为应对手段。
在一楼,应用了托盘四向穿梭车系统、AGV搬运系统和机械臂拣选系统,主要负责产品入库、整托出库、按托拆零和补货的自动化作业;在二楼,应用了海柔创新的ACR(Automated Case-handling Mobile Robot)系统用来处理服装产品和鞋类商品的仓储作业;在三楼,应用了全新的闪攀系统用来负责鞋类产品的存储发货,主要处理B2B和少量B2C订单,三楼另外设置了AGV系统用于其他产品的存储和零拣。此外,华东智慧物流中心也设置了部分人工仓储区域,主要用于处理不适合自动化作业的商品。
“畅销品不缺货、滞销品不停留”,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今的体育用品产业,这既考验了品牌供应链的柔性,也考验了逆向物流的处理效率。姚越介绍道,华东智慧物流中心的退货主要来自非电商渠道的政策性退货,存在着“SKU广、货量深度浅”的特点,这也对仓储密度和作业效率提出一定的需求。
首次引入海柔创新闪攀系统
精确命中鞋类产品物流痛点
由于华东智慧物流中心采用了楼层库结构,在单层的层高和面积的限制下,传统平库加人工作业的方式既不能满足仓储需求也不能快速处理退货。而且,整个物流中心内都采用了高密度存储的解决方案,其中四向穿梭车库的货位达到了12,000个储位,ACR系统可以容纳80万件服装商品,闪攀系统也可以满足10万件鞋类商品。

闪攀机器人
姚越重点谈到了首次引入的海柔创新闪攀系统。从硬件产品来看,这是一款完全与ACR不同的产品,机器人可以在地面和货架之间实现三维运动,且无需其他接驳设备就可以与出入库工作站对接。
据悉,这也是体育品牌物流中心内首次引入闪攀机器人解决方案。“尽管闪攀系统从机器人形态和产品构成来看是一款全新的产品,但箱式仓储机器人是海柔创新的专业领域,我们与其过往的合作中得到了验证,我们认为它是一套创新且可信任的解决方案。”
信任恒岩、海柔创新
和闪攀系统优势是关键因素
而对于具体选择闪攀机器人的原因,除了对恒岩、海柔创新的信任,更在闪攀技术本身的适配性。在此之前,李宁集团曾考察了多层穿梭车、miniload等料箱式技术,但这两类技术无法在有限的场地内提供足够的仓储密度。

闪攀系统仓储区
单个闪攀机器人就是效率峰值载体
姚越表示,鞋类商品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有很高的取箱效率要求,而海柔创新秉持的客户服务精神和产品创新精神,能很好地理解李宁集团的场景需求,并持续调整优化。新产品闪攀机器人可以作为独立个体完成无缝对接,不受其他接驳设备带来的效率瓶颈,只需要在系统中提升库位的命中率、优化动线,就可以满足李宁集团需要的效率目标。

入库工作站
方案实施周期短,效率可拓展性高
同时,闪攀机器人系统的实施周期很短,其所需的货架、料箱、机器人都是标准化产品,没有额外的自动化机械设备需要安装和联动调试,因此在实施和应用过程中展现出了快速、稳定和柔性的特点。
解决挑战是一个互相享受的过程
海柔创新与李宁集团的项目共创,对双方都是一次兴奋的挑战。姚越表示,相比于硬件实施的挑战,最大的挑战在于系统层面。由于姚越及其团队拥有丰富的物流自动化方案规划和实施经验,并且精熟业务需求,因此能够在系统层面为海柔创新提供更细节的想法和改进,这也帮助海柔创新在系统端开发了不少新的功能。

拣选工作站
在姚越看来,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海柔创新每次对我们需求的回应是十分积极的,当需求被丢进沟通的水面,泛起的是双方头脑风暴的浪花,我们都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30天交付实现完美效果
从效果来看,仅用一个月就完成上线的闪攀机器人系统也得到了李宁集团的认可。在1,000平方米的空间内,海柔创新以不同高度的货架组合实现了96%的空间利用率,并精准地将货架层高设计为500mm以适应商品包装高度超出标准料箱的特殊需求。
在系统层面,闪攀系统根据订单波次生成库位“热度图”,提升命中率的同时通过激光雷达实时感知其他机器人位置,提前规避路径交叉。

提升效果
在与工作站对接方面,闪攀机器人能够自主使用出入库工作站高度,无需多余接驳设备。在拣选过程中,实现了两车出入工作站的时间缩短至2秒内,实现无缝衔接,确保拣选流程零中断。
在作业效率方面,闪攀系统以出库420箱/小时、入库180箱/小时的效率,将人工操作效率提升70%~80%,日处理量达9,120件。而且,闪攀系统可以从单边货架完成攀爬,进一步提升了边缘料箱的取放效率。此外,在部署方面,闪攀系统减少了机器人与货架之间的接触点数量,对货架安装和地面精度的要求更低,大幅缩短安装时间。
李宁集团完善智能物流拼图
攀登更高价值领域
谈及该项目上线的意义,姚越表示闪攀机器人不仅是一个新方案尝试,也为李宁集团在智能物流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宝贵经验,成为李宁物流拓展智能物流的一块重要拼图。“在不久的未来,你们也能够看其他物流中心将会迎来类似方案的落地。”姚越最后说道,“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地推动智能物流建设,重新定义劳动者价值,与海柔创新等企业一起向更高价值领域攀登。
END
《现代物流》| 文章精选 136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