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FPA标准到AI预警的全链条防护
本文作者是编辑部特约撰稿人,曾就职于国际快递公司,担任供应链分析与管理工作,其间游历于各大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学习企业经营理念,并将其融会贯通,自创一派,尔后担任各大企业供应链物流顾问工作,对中国台湾地区物流发展有先进独特的眼光,总是能够洞烛先机,布局未来。近年来,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提出科技趋势与产业创新发展策略,希望能为供应链产业注入活水。
01
物流中心火灾风险:
环环相扣的危机链与立体化防控挑战
知名纪录片《重返危机现场》(Seconds from Disaster)的片头始终有一句引人深思的警示:灾难从来不是偶然降临的孤立事件,而是关键事件环环相扣的必然结果(Disasters don't just happen. They are a chain of critical events.)。
作为现代供应链体系的核心枢纽,物流中心一旦遭遇火灾,其后果将呈现鲜明的层级性:轻则导致局部货物损毁,直接造成库存损失与订单延误;重则引发人员伤亡、建筑结构坍塌,甚至因事故曝光导致客户信心崩塌、订单转移;叠加事故调查、设施重建等衍生周期,整个运营体系的全面恢复往往需要至少半年以上。

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安全的警示,更折射出供应链体系中“单点风险-系统危机”的传导逻辑——任何环节的隐患都可能通过连锁反应,演变为颠覆全局的危机。由此分析现代化物流中心可能的火灾风险如下:
立体化:高架AS/RS系统如发生火警其垂直火势蔓延快、设备间隙形成烟囱效应。
自动化:自动仓储系统内有高速穿梭车,穿梭车必须负重后上举或移动,高速运动的结果可能蓄积热能;自走机器人需要定期充电,物流中心大量锂电池如遇热可能引发火警。
易燃物堆积:物流中心通常具有大量纸箱、托盘、或是隔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如果堆积区域管理不当又遇火苗可能快速引燃。
高密度储存:越高密度储存就容易阻挡消防喷淋系统的功效,也使得喷淋、烟感系统的布设成本越来越高,必须设置机架内喷淋系统,使得储位可摆放空间受限。
机械设备通常都有液压油、润滑油,如果缺乏适当维护保养,可能管线、墙面、地面漏油。
储存量大:危险品、化学品通常有法定的储存量,但是容易被忽略的就是一般食品,特别是食用油、奶油、棕榈油。
周边排水沟如果没有监测沼气浓度,特定条件下可能被引爆。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物流中心或是仓储系统可做到100%的火灾防护,因为火灾的发生有时候是由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连锁事件而引发的。可能有人在不该抽烟的地方抽烟;消防演习后忘了重新启动消防系统导致火灾来临时未能及时喷淋;电动叉车充电区因过热引发火警;变电室上方可能因年久失修漏水导致引发电线走火;仓储区域内因为通风不良导致蓄积大量油气进而引发爆炸等。先进如UPS、FedEx、Walmart,严谨如日本,都曾发生物流中心火灾事故,甚至有时候发生的原因让人匪夷所思: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
02
从托盘摩擦起火
看NFPA标准下的AI智能防灾体系构建
在法国,曾经有物流中心的大火主因就是操作人员用堆高机拖行托盘,导致部分托盘螺丝在地面磨擦,托盘堆放后引发托盘区火警,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且没人发现。
不过,物流中心防灾不应把责任都推给监控系统,以为布署了监控系统就天下太平,其实人类管理者与防灾监控系统必须各负担50%责任。消防系统可针对重点区域,进行24×7的监控。但是其余可能的监控死角,以及消防系统的定期维护保养,还是不得马虎。
以极早期火灾预警系统(Very Early Smoke Detection Apparatus,VESDA)为例,因为系统有许多的空气采样管,因此包括这些探管的定期清洁、管路是否有破洞、滤网定期更换清洗都得人员处理、检查。


物流中心商品每日进出状况不同,原本固定监测的区域可能一夜之间商品都已出货;反倒是没被监控到的区域到货了十几个托盘的油品,一旦有类似的易燃物品堆积,如果又刚好碰上从未见过的意外,例如屋顶的照明系统因为短路而有小火花掉落,刚好掉在这些油品上,火灾就会迅速发生。因此,防灾这件事情没有放松的空间。
既然防灾这件事无法松懈,我们可以思考如何通过先进的AI技术,让这些事可做到更好。以生成式AI(Generative AI)为例,可以协助人类汇集大量消防、防火相关的文字记录,然后根据人类的需求,依照新的格式列出。
目前全球最普遍采用的消防标准,是美国消防协会NFPA(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所制定的各项准则,在石油、化工、物流、制造、资料中心建设时,NFPA常被列入跨国工程规范或招标条件,特别是NFPA 13、72、101,其主因是NFPA所列的内容最完整,且NFPA强调操作细节(如喷头选型、管径、水压)。当然,除了NFPA之外,也包括有国际消防协会International Fire Code(IFC)、ISO 16732、ISO 21927等标准。
生成式AI赋能物流中心消防检核表
如果汇整这些不同的标准形成一个知识库,我们可通过ChatGPT等生成式AI输出类似物流中心消防检核表以及检查重点。当然,前提是要具体说明目前物流中心内部放置了那些数量比较多,或是比较特别的危险品,正确的提问才能获得正确的回答。以下是具体提问范例:
根据NFPA,灭火器需要做哪些安全检查。
本物流中心属于高架AS/RS自动仓储系统,请根据消防法规要求提供一些每周、每半年定期检查项目的建议。
本物流中心预计二周后将有共20公吨的棕榈油要进仓,应提早做那些消防准备。
已知物流中心需要存放锂电池、棕榈油、金属镁等三类产品,请依照NFPA要求提供一份每周需做的消防安全检查项目。
上述第四个问题,ChatGPT可输出类似以下表格:

AI技术突破 辨识火灾早期预警黄金期
火灾的发生就跟大气的变化一样,通常会有一段转变期,就好像我们会先听到打雷,然后是小雨,再转变为大雨。灾害发生通常就是先产生小火花、冒烟,或是特别尖锐的机器运转声音导致摩擦生热,引燃易燃物后从小火变成大火。AI系统真正能做的就是争取这5~10分钟的早期侦测,例如烟雾、特殊气体浓度的蓄积、小火光。
所谓的烟雾侦测,其基本概念就像让AI模型学会辨识猫、狗、动物一样,让AI模型看过各式各样的经过人工标注(labeled)过的烟雾照片,进而学会辨识烟雾。
目前市面上已有烟雾侦测专用的摄影机,不论白天晚上都可监控烟雾的产生,烟雾是火灾前期的征兆,通过AI视觉辨识,可以用一支监视镜头监控相当远、相当广的距离。当然,前提是没被遮挡。AI视觉辨识烟雾可以避免误判,例如前面提到的即早期侦烟系统VESDA,因为使用的是主动式吸取周围空气,万一发生烟雾的地方没有布设空气探管,或是物流中心正在做5S大扫除,都有可能少判、误判。
储位的摆放方式也可能影响火灾的扩散,以下图为例,使用ChatGPT询问:以下四种储位布置方式,哪一种发生火灾时会比较严重?

以下则是ChatGPT分析出的答案
基本上,ChatGPT所分析的答案,与人类的思维类似,其中D是最危险的储位配置方式。类似的技巧,如果可让ChatGPT完整了解物流中心每个储位以及邻近储位的摆放内容,并且每天持续自动检查,就可及早针对高风险的储位摆放进行调整。

03
警惕微小异常构筑仓储物流全维度安全屏
预防仓储物流系统火灾其实没有任何诀窍,就跟读书一样:勤能补拙。无论是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测、模拟、演练,都有助于及早看到内部可能的漏洞,不该抽烟的地方就不能抽烟、不该放置废弃物的地方就不能放,危险品或油品更不能贪图方便而大量堆积。
物流中心内部移动最频繁的就是高位叉车、AMR机器人,以及自动仓储系统内的穿梭车,利用这些每日移动的设备进行物流中心内部检测,让系统到处“东看看、西看看”,可以把整个检测的广度、深度都再增加。

来源:https://www.boschsecurity.com
火灾的发生前期,烟雾或许是可行的监控讯号,但除此之外,包括异常的声响、尖锐声音、紧急发电机房内蓄积的柴油气体、冷链空调系统外泄的冷媒、外漏的电线、锈蚀的金属等,种种微小异常都不容等闲视之,物流中心内定期的人工检查仍不可或缺。
最后,请务必注意,不论哪一种AI模型,都需要持续更新、训练,否则一样无法发挥作用。举例来说,如果某个AI模型训练期间只看过火灾产生的黑烟,但是从未看过火灾初期的白烟;或是模型只看过火灾冒出建筑物的烟,却没看过物流中心内部烟雾蔓延状况,那么该模型一样无效。
无论是ChatGPT或是DeepSeek,或许都已具备对于火灾、化学品的基本知识,但是如果希望AI帮我们列出正确的消防安全检核表,至少需告诉AI系统目前存放比较大量的商品是什么东西,而且要持续把新的法规内容提供给生成式AI系统,才能更新核心知识。
END
《现代物流》| 文章精选 135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