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观点直击 >

【观点】2025年版从数字看中国台湾流通产业营运报告
时间:2025-11-07 16:08       来源:陈巨星

个人介绍

 

陈巨星 Kyosei

 

中国《现代物流》杂志 董事长

中国台湾《物流技术与战略》杂志 社长

中国台湾“经济标准检验局” 物流及包装标准技术委员

曾任日本ACE 制作所工程师、中国台湾自动化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台湾胜茂物流公司总经理、日商Frontiers 株式会社社长与台湾冷链协会秘书长。陈巨星30 多年来担负着海峡两岸与日本合作交流的桥梁,于20 世纪90 年代将日本物流引入中国台湾地区并广泛推广,21 世纪初期怀着对产业的热爱之心,回到中国大陆地区,作为连接两岸与日本物流界的重要桥梁,他致力于推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日本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顾问项目:江西鹰潭与昆山千灯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德邦物流、世邦国际物流、台骅控股、震旦行、大成长城、永联物流开发、盒马…

著作:《宅配大时代》、《物流中心营运案例集》


 

编者按:

陈巨星,亚洲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鼻祖级产业专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活跃于日本及中国两岸物流界,为推动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物流行业的前沿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宅配、冷链物流、新零售等创新商业模式及物流智能自动化领域,展现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前瞻性视野。

在仓储自动化、生鲜冷链和宅配等领域,陈巨星积累了丰富的从业与顾问经验,对行业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30多年来他长期担任亚太地区知名物流杂志的总编辑长,并发表了千余篇原创文章及多部产业著作,深刻影响了亚洲物流行业的动态与发展方向。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专业精神,陈巨星开创了亚洲物流供应链发展的新篇章,成为行业变革的引领者。

 

2025年5月中国台湾《天下》杂志发布两千大调查,调查了2024年度中国台湾地区服务业前650家大企业营收。本文通过对不同行业各企业的营收展示,分析了各行业目前的发展和未来前景。

 

2025年5月中国台湾《天下》杂志发布两千大调查,调查了2024年度中国台湾地区服务业前650家大企业营收,数据中显示,2024年服务业总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6.87%,总营业收入约33,236.78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根据中国台湾地区相关经济部门统计处数据,2024年整体零售业营业额约为11,273.51亿元,年增2.6%。

 

其中,便利商店整体营业额达983.79亿元,年增5.4%,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四大超商为抢攻市占率,纷纷积极开店,扩大营收规模。超市量贩业营收约为1,180.54亿元,较2023年增长5.4%;电商与直销业营收约为1,319.46亿元,较2023年增长1.8%;3C家电零售业营收约为655.78亿元,较2023年增长2.1%;美妆药局业(即美妆、药店)营收约为495.26亿元,较2023年增长3.1%;家具家饰业营收约为544.27亿元,较2023年增长3%。百货商场业营收约为1,043.25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4%。

 

在2024年各业别发展与市占结构方面,其中,便利商店产业市占结构持续展现集中化发展走势,统一超商(7-ELEVEN)延续其长期市场领先优势与渠道竞争力、再度蝉联市占冠军,市占率达49.8%;排名第二的全家便利商店市占率为23.5%,维持稳健扩张;莱尔富与OK超商市占率持续下跌;百货商场业,产业扩张重心集中于精品品牌布局、Outlet开发及轨道经济生活圈场域经营,代表性企业台北101购物中心及三井不动产集团均拥有亮眼增长表现。

 

超市与量贩业中,2024年市占结构受指标性并购案影响出现较大变动。其中全联福利中心加上大润发(2025年8月后大润发量贩店更名为大全联)2024年营业额突破487亿元、市占率达41.3%,稳居超市量贩产业市占龙头,好市多与家乐福分别以26.6%和14.9%的市占率分居第二三位,前三大企业合计市占率达82.8%。

 

电商及直销业中,海外电商集团在台湾消费市场中的渗透率与竞争力持续增强。尤其新加坡商虾皮购物Shopee与韩资美商酷澎Coupang均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做为扩张资源,并藉由大规模投资,展现出对于台湾市场的长期营运规划,投资金额超越本土企业的年度资本支出,以资本来抢占市场,对本土企业形成极大的竞争压力。长期位居首位的富邦媒体科技(momo)2024年营收达261.48亿元,增长率3.04%,市占率19.8%,增长已趋缓。

 

便利商店产业

 

中国台湾地区约有14,000家便利商店,去年净增加400多家。2025年四大便利商店将持续扩充增加约500家,除了前四大便利商店外还有台糖蜜邻约20家与其他品牌的便利商店。

 

统一超商(7-ELEVEN)2024年共约增加650家门店(含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2025年统一超商在中国大陆(以浙江、上海为主)、菲律宾等市场的门店数也将持续增长,期望往“亚洲流通大平台”的目标更进一步。

 

全家便利商店(FamilyMart)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新台币。全家表示,2025年目标净增加150家,目前已占中国台湾超商市占率三成。莱尔富(Hi-Life)截至2024年底门店达1,665家,平均一年净增加79家,2026年目标将达到2,000家规模。来来超商(OK mart)去年实体门店约803家,OK超商的营收架构正在改变,目前主要的营收来源,除了传统的商品销售之外,还有“代收代付服务”以及“网购货物寄取”成为OK超商的主要三大营收。

 

超市与量贩产业

 

2024年中国台湾地区超市与量贩业产业规模年增5.4%至1,180.54亿元,创下近三年最大营业额年增幅。正如上文所示,前三大企业全联集团、好市多、家乐福通过并购等方式,以及通过单点极高的运营效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反映出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与供应链掌控等策略,已建立明显竞争门槛,形成大者恒大的竞争局势。

 

市占率第一的全联集团的成绩得益于全联多年来实施的“乡村包围城市”战略,通过并购杨梅消费合作社、善美的超市等区域品牌实现快速扩张。截至2025年8月,其超市店数达1,235家(包含全联imart4家、全联mini5家、大全联20家、大全联鲜食集1家)。全联旗下PX Pay会员已破1,000万人,而全支付会员也即将挑战500万人的目标。

 

超市与量贩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持续数字化转型,优化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体验;二是加强生鲜供应链建设,提升商品鲜度与质量;三是发展小型社区店型,提高网点覆盖密度与便利性。随着消费者对便利性和实时性需求增长,超市业与便利店的业态边界正逐渐模糊,差异化竞争将成为关键。

 

电商与直销业

 

虾皮领先同业,率先喊出全台当日到货服务,不仅掌握物流配送高效率,也凸显争抢最后一公里的雄心壮志,除了花东及离岛等特定门店外,由全台超过2,000家虾皮“店到店”支援,将当日下单、当日到货打造为核心竞争力;酷澎Coupang同样在台展现高度扩张潜力与市场竞争力,藉由将母国市场验证成熟的营运模式,结合中国台湾市场消费特性进行策略调整,成功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Coupang新增的2.14亿美元将用于扩展在台配送物流网,2025年初Coupang已在中国台湾开始招募专职配送员“Coupang Friends”,并预计于高雄、桃园及台中等地设立物流转运站。momo购物网持续加大AI人工智能、数据与物流等基础建设升级,并积极推进新事业布局,短期虽对获利带来压力,但这些投资将成为支撑平台韧性与驱动下半年增长的关键动能。momo目前一日配送范围为北北基桃(中国台湾北部四个行政区——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园市的合称),上午10点前订货,部分地区6小时送达;momo是目前同时拥有南北2座智慧自动化物流中心与专属车队的电商,随着南区物流中心2024年启用,也已在中国台湾中南部提供当日到货服务,目前进行覆盖范围与营运细节的测试与优化。

 

电商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垂直细分平台崛起,如专注于服饰电商的美而快国际(PAZZO、MEIER.Q)、主打健康生活的米斯特(Life 8)等D2C模式品牌商表现优于行业平均;二是跨境电商持续增长,特别是日韩美妆、健康商品的进口需求旺盛;三是AI与大数据应用深化,从精准营销向库存管理、客户服务等环节延伸。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电商在中国台湾地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美妆、服饰与食品类目。momo、Shopee等平台已纷纷加码直播购物功能,结合网红营销创造销售热点。而随着消费者对个资保护意识提高,电商平台如何在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影响消费者信任度的关键因素。

 

全渠道整合加速

 

中国台湾零售业正积极推动O+O(线上结合线下)模式,如统一超商(7-ELEVEN)通过电商平台与实体门店协同,实现“线上下单、门店取货”或快速配送服务。美妆药局店如屈臣氏和康是美也通过会员体系与健康品类差异化竞争,但需应对电商分流压力。

 

在科技的应用方面,科技赋能提升效率,智能设备(如自助结帐机、电子标签)和大数据分析成为标配,企业通过精准营销优化库存管理。例如,无人商店“FUN心购”利用人脸识别技术降低人力成本。此外,消费者对质量和环保需求上升,推动零售商开发绿色产品线(如环保包装、植物基商品),并布局精品百货和Outlet业态,如三井不动产在台湾的商场销售额不断上升销售额年增42.5%。

 

中国台湾物流企业广泛应用RFID、无人机和智能型机器人,实现仓储自动化和配送提速。例如,虾皮的智取店、momo的智慧物流自动化、新竹物流、嘉里大荣、统一速达、宅配通等运输公司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在两岸小三通方面,随着两岸物流通道强化,“福建马尾——台湾马祖”跨境电商直航航线开通一年后货值达近亿元,形成“3小时+”配送圈,降低跨境物流成本并促进大陆商品入台。中国台湾企业可通过两岸合作构建冷链体系,发展蓄冷技术和云端监控平台,瞄准全球生鲜与医药品物流市场。

 

中国台湾流通产业未来将围绕智慧化、跨境整合、绿色转型三大主轴发展。零售业聚焦全渠道销售,物流业依赖技术升级与区域协作,电商则需挖掘细分市场潜力。政策支援与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但企业需灵活应对市场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资料来源:天下杂志第823期两千大调查、各大网站。

 

END

《现代物流》| 文章精选 137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智能仓储系统如何助力客户突破瓶颈,把握未来?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