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之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1
各报告与政策强调供应链物流重要性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4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两会上作出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其中提出了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重点。作为经济活动的支柱性产业,报告也提到了供应链物流领域的建设重点。
02
《报告》对于供应链物流的工作重点
从内容来看,报告中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供应链物流领域的建设要求。第一在转型方面,报告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第二,在降本增效方面,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第三,在国际物流方面,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第四在冷链方面,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等。
其他政策与方法的发布,涵盖各个领域
将时间拨到2022年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此后,围绕供应链物流领域及其相关行业的政策也被不断地印发。例如在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在商贸物流方面:研制自动导引车、自主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自动码垛机、智能分拣机、物流无人机等产品。推动5G、机器视觉、导航、传感、运动控制、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应用。支持传统物流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仓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配送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鼓励机器人企业开发末端配送整体解决方案,促进机器人配送、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箱)等多式联动的即时配送场景普及推广。打造以机器人为重点的智慧物流系统,提升商贸物流数字化水平。
又例如在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新一批2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至7月,在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暨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会上,强调了要按照“补短板、塑网络、强链条”的工作思路,支持建设一批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一批具有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拣分级、初加工、产地直销等综合服务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产业、辐射城乡和“菜篮子”应急保供等能力的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此外,在2023年3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加快建设物流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其中除了提到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入驻河北省并争取国内外航空公司和快递龙头企业在河北省设立航空货运基地,还提出了推动国有大型物流企业深化改革,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国有现代物流企业。并制定了到2027年,拥有35家以上5A级物流企业,5家物流企业进入全国物流50强,引进10家世界物流百强企业的目标。
03
建设具有“韧性”的供应链
在这些政策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对于供应链物流的要求在不断地发展与更迭。在供应链端,随着地缘政治、国际性黑天鹅事件对于产业链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上对新时代经济增长的规划,中国也开始围绕“产业转型和升级”提出“建设更具韧性的供应链”目标。围绕这个目标,不少中国企业从自身出发,赋能供应链上下游。除了汽车行业如比亚迪等打造了高度自产化的供应链体系,食品行业的不少知名品牌也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建设,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手段,打造了不少具有韧性的供应链物流体系。
娃哈哈的数字化转型
例如在2019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就提到了娃哈哈是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同步提升自身和上下游企业的效率。在前期导入并应用SAP的基础上,娃哈哈在2015年开始引入BPM概念,搭建了流程管控平台,实现业务全流程的移动化和智能化。这让娃哈哈在管理方面更加简单、透明和高效,并实现了从经销商下订单,到制定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发货计划、物流管理,再到客户结算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网络把供应商、企业、客户、消费者连接到一起,实现供应链的横向集成。
同时,娃哈哈利用数字化完成了向“智造”的转型。娃哈哈先后设立精密机械公司、机电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实现智能化饮料生产线和智能装备产业化研究,并将相关产品用于集团饮料生产线上产品装箱、码垛、生产物料投放等领域。在2017年,娃哈哈对杭州下沙第二生产基地的一条生产纯净水和含汽饮料的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打造了中国第一条数字化与智能化饮料生产线。2019年,娃哈哈又计划建立完善的智能仓储系统,实现基于大数据优化的运输物流智能化,实现仓库库位智能化管理,包括自动码垛、自动入库、出库、发货及自动装车卸车,建设饮料仓库无人化控制。宗庆后表示,在娃哈哈自身实现数字化升级的同时,也会逐步将供应商、经销商、终端等纳入整体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这不仅是供应链上下游的整合与赋能,也是通过这样的转型将产业凝聚为“价值链”,共同为消费者服务。
04
物流设施建设的重点
国际物流枢纽需求提升
在物流端,设施建设一直是重点之一。随着国际贸易的恢复尤其是国际电商的发展,这带动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因此也提升了对于国际性物流枢纽的建设需求。尤其是中欧班列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具有多式联运的国际性物流枢纽将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的作用。此外,随着进口食品如水果等农产品的贸易量增加,国际冷链服务或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9月,中国自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进口水果及加工品总额为98.9亿美元,同比增长27.2%。也正是得益于国际冷链服务的提升,才能够支撑水果等农产品远道重洋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
冷链物流建设走向多样化
除了国际性物流枢纽,“人均冷库容量”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生活水平好坏的标准之一,中国始终在推进冷链设施的建设与升级。这过程中伴随着的是,上游商业模式的变革和下游服务体系的更迭。其中,以订单碎片化为主的趋势正在影响着冷链设施从保管型走向流通型的转变,也需要设施能够支撑多SKU、小订单、大批量的拣选与包装作业。此外,还要兼顾“绿色低碳”需求,从而为整个物流活动降低碳排放作出贡献。由此,“一体化供应链”也在冷链行业落地生根,并诞生了不少服务细分领域的知名企业。
05
物流行业更需要专注
这对于物流行业而言,自然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还是对于服务的更迭,背后都需要更高效的技术和更专业的作业方式来完成落地,而这些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又将为客户行业提供更经济的选择。例如随着堆垛机、四向穿梭车以及AMR等新技术的发展,客户可以更灵活地根据需求来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增加了方案的冗余度。不过换一个角度而言,这也意味着更复杂的挑战。物流企业要关注的不仅是客户的当下和未来,还要关注客户所处行业的趋势所在,从而才可以更深入的理解需求,以专业为客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与服务。
例如在日本,随着更先进的冷冻技术的出现,让消费者对冷冻食品的印象有了不小的改观。其中,除了冷冻技术能够更还原食品本身的味道之外,严格、专业的冷链物流更是对产品质量的保障。可以设想,如果消费者从商店或者网站上购买的冷冻食品没有经过全程冷链,不仅口感甚至食品的安全都无法保证。而随着中国预制菜产业成为食品冷链中的热门产业,以及在25个省市都已经出台了相关标准的背景下,也意味着预制菜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这背后则是冷链物流的机遇与挑战所在。
END
《现代物流》| 128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