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将成为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立足的重要基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注重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以适应新的市场趋势和技术变革。
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一方面,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通胀与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挑战。具体而言,全球经济增长在近年来持续放缓,据联合国发布《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GDP将增长2.8%,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全球经济仍未完全从金融危机和疫情影响中恢复过来。
同时,地缘政治冲突、贸易紧张局势以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蔓延,给经济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通胀问题也是当前大部分经济体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尽管国际通胀压力在近年来有所缓解,但仍存在上行的风险。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则存在着新的机遇。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表现相对较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2024年的增长率预计为4.2%,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些经济体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在全球经济动荡变革中,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成为孕育新动能的重要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有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生产效率。同时,绿色转型也成为大势所趋,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些领域的发展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也需要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技术挑战、推动行业稳定发展。
供应链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企业在追求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亦衍生出更多复杂性,包括协调不同地区间的供应商、物流和仓储管理,遵守不同地区的贸易法规和标准等。这将逐步复杂化的供应链推至企业运营的核心地位,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效益、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以及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

在此背景下,企业的供应链发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更为重塑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增添了重要砝码。企业对供应链运营更需要保障贸易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安全高效流通优势。
与此同时,企业需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风险应对能力。逐步凸显,推动供应链运营服务全球化已成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AI助力供应链实现精细管理
AI技术正深度渗透供应链各环节,从预测、采购、制造到客户服务与交付,全流程数据化驱动决策,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能。
需求预测方面,AI借助大数据整合消费者行为、市场趋势等信息资源,根据不同场景及产品类型,通过捕捉到需求变化预判未来市场,帮助企业在多个环节做出科学决策。首先,AI通过构建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对历史销售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其次,AI可以研究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和趋势,适用于处理具有明显周期性和季节性波动的数据,如零售电商的季度销售、节日高峰消费等,进而预测未来某一时间段内产品的销售量。
在优化库存方面,AI技术还能实现精细化库存管理。根据不同场景,比如新品还是常规品、商品颗粒度大小、SKU品类、预测时间的精准度、分销渠道等,灵活调整一系列的预测参数。依据预测结果,AI可以精准规划库存水平和补货策略,如在多级库存优化过程中,可以协调各层级的库存协同补货,同时满足客户期望的服务水平,优化整体供应链的网络成本。既避免因过度备货导致的资金占用和库存折旧,防止因缺货导致的销售机会损失和客户满意度下降。
融入AI技术升级智能化供应链
华为通过“南泥湾计划”和“塔山计划”等内部攻坚项目,推动整个供应链实现智能化改造。华为Mate 60系列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0%,显示面板、射频前端模块和存储芯片等关键部件实现了国产替代,带动了上游40余家中国半导体企业进入高端供应链体系。

华为利用AI实施了“换芯行动”,旨在全面更换现有的半导体元件,采用自主研发的芯片技术,尤其是在5G通信和人工智能计算方面的应用方面。聚焦供应链领域,通过AI技术实现从智能商品标准化、智能寻源、智能核价、智能选品、智能计划排产、物流调度到智能风控等多个环节的智能化升级。
例如,在智能寻源方面,AI可根据财务指标、经营风险、履约能力等建立供应商画像,关联采购目录,进行供应商推荐,全方位体察供应商能力。在智能计划排产方面,采购涉及的需求计划、供应计划、生产计划以及库存计划等,均可进行多维度、动态约束建模,制定全局优化的一体化规划。在物流调度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化的库存管理和物流调度,提高了物流配送的速度和质量。
此外,华为还借鉴了行业内的先进实践,如利用AI预测需求波动,制定更科学的生产和采购计划;通过实时整合订单需求、设备状态、原材料库存动态来调整生产计划,避免产能浪费;以及利用AI算法实现动态库存管理,确保既不缺货,也没有库存积压等。通过自主研发芯片技术和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融入AI技术,华为实现了供应链的全面升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其供应链的韧性和敏捷性。

绿色化创新企业供应链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如今,社会与企业对于追求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绿色化转型往往伴随着节能减排、资源效率提升和废物减少,这些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通过采用节能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和推行循环经济,企业不仅能够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还能降低废物处理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不仅如此,企业通过打造绿色化供应链管理体系,还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对企业供应链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构成的重大风险,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减少因环境问题导致的供应中断和业务损失。
构建绿色全球供应链
2021年10月,美的集团正式发布其绿色战略,目标是“构建绿色全球供应链,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并推动‘3060’战略(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截至2023年底,美的已建成2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零碳工厂、9家5G工厂以及5家世界灯塔工厂。
其中,美的家用空调顺德工厂于2025年2月通过了SGS钻石级认证,成为中国国内首家获此殊荣的工厂,同时也是全球家用空调行业中的第一家。该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100%使用绿色物料,其中包含10%的再生循环物料,不仅从源头践行环保理念,还确保了绿色物料的可循环使用。此外,工厂采用UV打印技术取代传统的面板、面框丝印、烫金和标贴工艺,有效避免了高含量VOCs油墨的使用,同时将生产效率提升了188%。
为持续推动绿色转型,美的携手合作伙伴、行业机构以及消费者,在中国国内及海外传递环保理念,不断提高“绿色竞争力”。美的联合钢铁、有色、石化等全球领先的行业合作伙伴开展碳排查、碳足迹计算、绿色战略的交流学习并深入战略合作,组建联合实验室进行节能减排降碳攻关;落实“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绿色服务”等全流程的绿色低碳生产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绿色供给支撑;构建了全链路数字化绿色回收体系,整合服务工程师、授权绿色网点、美的智慧家门店等资源,打通上门服务“最后一公里”,并引入第三方回收商作为能力储备。

在绿色技术研发领域,美的推出了一系列绿色环保产品,并积极参与和主导多项与“碳”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根据其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美的智能家居业务营收达2,154亿元人民币(单位:人民币,下同)。此外,美的的第二增长曲线已悄然崛起,其中新能源及工业技术营收254亿元,智能建筑科技营收224亿元,机器人与自动化营收208亿元,这三项业务的营收总额已占到智能家居业务营收的近三分之一。
总之,AI正在推动企业供应链系统向更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如今供应链的升级同样离不开绿色化的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开启供应链发展的下半场。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供应链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绿色化。AI技术的融入不仅提升了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还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效率和响应速度。同时,绿色化创新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企业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还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END
《现代物流》| 文章精选 133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