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智能物流 >

【特别企划】以客户为本,台朔重工以多元化智能物流陪伴客户成长——专访台朔重工(宁波)有限公司广州技术服务处主管 张海涛
时间:2025-10-27 12:40       来源:本刊编辑部

——专访台朔重工(宁波)有限公司广州技术服务处主管 张海涛

“聆听客户需求,陪伴客户成长。”这句话在本次采访中多次被张海涛提及,这也是台朔重工40多年来始终坚持的重要理念。在物流技术百花齐放的今天,台朔重工也在不断地将创新与丰富经验融合,以多元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创造价值。

 

 

密集存储需求发展迅速

 

作为台塑集团的成员企业,台朔重工(全称:台朔重工(宁波)有限公司)自成立后在为集团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解决方案的基础上,逐步向开放市场探索,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台朔重工致力于开拓不同的市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研发和构建各类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在早期,台朔重工在自动仓储主要聚焦于堆垛机立体库,作为一项已经十分成熟的物流技术,堆垛机立体库的应用场景十分典型:在相对标准的场地和标准的载具基础上,向上借空间满足高流量、低SKU、单SKU库存深度高的需求。

台朔重工广州技术服务处主管张海涛表示,随着客户在“密集存储”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且不规则场地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因此台朔重工也通过将堆垛机、两向穿梭车、四向穿梭车等不同技术进行融合,为化工、冷链、纺织等多个不同行业的客户落地堆垛机搭配穿梭车的项目。

 

融合堆垛机和穿梭车技术

以客户需求提供客制化服务

 

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不过台朔重工对此态度倒是十分淡然。“台朔重工一直秉持了‘聆听客户需求,陪伴客户共同发展’的理念。因此我们更关注客户的需求,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张海涛郑重地说道。

这也是台朔重工对于不同物流技术发展的态度。诚然,如今不少物流技术在部分场景下和需求范围内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不过台朔重工认为不同的物流技术之间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张海涛举例道,例如在某化工行业客户项目中,台朔重工就为其规划了堆垛机立体库和四向穿梭车立体库结合的解决方案,其中四向穿梭车立体库主要是为了解决客户辅材、半成品的存储需求。

而同样在另一个化工客户的项目中,台朔重工在深入调研后,就根据其现场只有7.5米的层高且不太规则的场地,以及对于防爆区、非防爆区等分区的要求下,为该客户规划了四向穿梭车立体库解决方案。

同时,同一个领域不同细分行业的客户的需求变迁也在影响着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例如在冷链仓储行业,过去自动化立体库主要以堆垛机技术为主,不过随着3PL行业对于存储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摊薄单位制冷成本,而且还要能够满足极高的出入库流量,也就推动了四向穿梭车技术在冷链仓储行业快速应用。台朔重工此前也在天津某冷链仓储的改造项目中为了满足客户对高密度存储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原有建筑高度有限的情况下,以及从作业环境舒适度的角度出发,为其规划了全新的密集存储解决方案。而堆垛机结合两向穿梭车的应用,台朔重工在10年前就已经有项目落地。

据悉,在CeMAT ASIA 2025期间,台朔重工将会展出自动化立体结构沙盘,并结合视频的方式来展示最新的密集存储解决方案,如堆垛机搭配两向穿梭车、四向穿梭车、堆垛机立体库搭配四向穿梭车立体库等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 堆垛机立体库

▲ 堆垛机+穿梭车立体库

▲ 四向穿梭车立体库

40年发展铸就卓越、专业的

服务能力

 

这也是台朔重工发展40多年来的核心优势之一,即具备了丰富的客户行业经验和专业的服务能力,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为其规划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张海涛更是用不同行业客户的案例继续展示了台朔重工的独特能力。

 

为汽配客户从传统向智能化升级

 

在中国东南地区的某汽配客户现场,台朔重工为该客户落地了自动化立体库。该项目的关键在于,该客户一直采用了传统的仓储作业流程,并不了解如何将传统作业流程和信息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

“不少客户对于智能仓储的直观印象就是各类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自主地运行,作业人员只需要通过‘系统’这个黑盒发出指令就可以实现订单作业。”张海涛郑重地说道,“但实际并非如此。我们必须要在深度调研中引导这些客户清晰地理解自己的需求,以此为基础重构流程和规划相应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系统,应用合适的物流装备,最终形成一个客制化的解决方案。”

 

软件系统同样要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

 

因此,台朔重工也不断地向客户强调自身的角色,即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不是设备提供商。因此,除了硬件设备之外,能够为客户打造合适的软件系统,也是台朔重工扮演好该角色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堆垛机产品

继续以上述汽配企业的项目为例,在需求调研的过程中,台朔重工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车型更新快的影响下,导致汽配行业的交货时间紧、节奏快,因此必须要通过一套合适的系统,为其实现高效库存管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台朔重工在交付完成后还会继续帮助客户优化作业流程,针对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甚至帮助客户从企业管理的层面提升运营效率。

张海涛认真地说道:“核心理念就是聆听客户需求。这40多年来台朔重工服务了石化、化纤、低温冷链、食品饮料、造纸业、汽车业、五金制造、日化行业、酒水等多个行业的不同客户,在这过程中也经历了物流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更帮助客户理解智能物流的价值所在。”

▲ 汽车零部件

智能物流

成为提升企业流动性关键

 

另一方面,台朔重工对于需求的理解也不仅是聚焦在客户本身。随着“供应链协同”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理解和吸收,物流作为链接供应链上下游的“纽带”也需要具备“协同”的能力。于是,客户在出入库流量、仓储密度、库存准确率等基本需求上,也提出了与供应链上下游对接的需求,实现库存预警、实时储位优化等更复杂的功能。

▲ 冷链

典型的如某客户的五金备件库项目中,由于每种零部件的消耗速度不一,对于客户而言如果可以采用更精准地补货策略将会优化资金的使用率。为此,台朔重工为其导入的物流系统具备了颗粒度更细的动态库存盘点能力,并且实时提醒决策者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又例如在出库端,台朔重工的物流系统也能够为客户定期生产成品库存数据的报告,其中将会重点标明不同成品的客户订单履约情况,由此客户可以根据产品的留存时间来动态调整产能计划,让自身生产更柔性。

“库存说白了就是资金,如果库存流动性低,也就意味着企业的资金无法高效流动。流动性是现代企业供应链运营的聚焦点,而高效的物流则是提升流动性的关键。”张海涛继续道,“客户的需求一定是动态的,因此如果还在沿用传统的信息化手段自然就无法实时跟随市场的变化,企业也就无法实现高流动性运营。”

▲ 化纤

关注客户市场,以需求

为导向,陪伴客户共同成长

 

未来随着中国各产业对于智能物流的需求不断细化,相同行业不同客户之间的较大的需求差异性将会越来越常见,也就更加要求系统集成商在规划解决方案时更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所在行业的环境与发展变化。

对于台朔重工而言,关注点仍然在于客户需求,这也是其市场定位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近年来台朔重工也在不断地了解更新的物流技术,并推出更多元的解决方案,例如此前的AMR、自动装车系统等,并且为客户落地了相关的项目。

“技术和设备是没有界限的,最关键的是如何围绕客户需求合理地应用。”张海涛最后说道,“我们也将一直秉持‘聆听客户需求’的理念,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不断精进服务能力,陪伴客户共同成长。”

 

END

《现代物流》| 文章精选 137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案例速递】深耕美妆与鞋服行业,德马科技携手客户共创物流标杆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