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观世界之趋势 >

【大咖有约】ESG议题的反思
时间:2024-01-19 16:52       来源:文|本刊编辑部

本文作者是编辑部特约撰稿人,曾就职于国际快递公司,担任供应链分析与管理工作,其间游历于各大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学习企业经营理念,并将其融会贯通,自创一派,尔后担任各大企业供应链物流顾问工作,对中国台湾地区物流发展有先进独特的眼光,总是能够洞烛机先,布局未来。近年来,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提出科技趋势与产业创新发展策略,希望能为供应链产业注入活水。

 

各国通过立法推进ESG

 

ESG是企业实施业务的全面性思考,包括员工工时、福利、劳工安全、噪音污染、水资源利用、信息安全、绿色环保等,相当于对各环节的全面友善,许多先进国家也纷纷跟进立法。

 

德国

 

为了落实德国境内企业供应链整体的人权及环境保障,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供应链尽职审查法》,2023年起该法将强制要求员工人数超过3,000人的公司采用供应商风险管理系统,2024年起适用于超过1,000人的公司。欧盟新法案甚至要求,只要设址于欧盟、在全球各地拥有超过250名员工且营业额4,000万欧元以上的所有企业,都得配合供应链尽职审查法。

 

英国

 

英国政府在2020年11月推出了《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预计投入120亿英镑,目标是希望在2025年前,每年种植三万公顷林地,借由大自然之力强化吸碳固碳。

 

日本

 

日本经济产业省与环境省则于2021年一月共同公布《促进循环经济与永续金融之揭露及对话指导》,希望促进企业、投资者、金融机构之间在资源循环领域进行对话,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以达成永续企业与永续社会的转型。

 

温室气体对ESG至关重要

 

看似全球都认真动了起来,而且影响层面越来越大,大方向基本上是对的,但是通过立法来严格要求ESG,是否真能创造人类福祉?地球的增温能控制在2℃以内吗?“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正式生效,当初也规范了许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美好机制,但是快20年了,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仍然屡创新高。京都议定书唯一的贡献,或许就是创造了温室气体交易!目前国际市场已有许多碳交易平台,欧盟每公吨温室气体的价格约在82.46欧元。然而这种交易机制,依然无法降低温室气体。

 

我们可以预期,第一,如果欧盟真的严格实施ESG,能在欧盟存活的制造业可能越来越少,制造业不得不外移到东南亚、东欧或是拉丁美洲,这只会使全球供应链再次变长,运输碳排放更难以下降。第二,供应链变长之后,为了维持服务水平,库存势必得增加,例如原本只需库存7天食物,可能得加大到10~15天,仓储系统用电也会上升。第三,整个全球供应链都会因ESG议题而重组,特别是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太多人力、资金去做年复一年的温室气体盘查,况且ESG要管的不只有温室气体,还包括用水、废弃物处理、产品包装、劳工安全健康、职业道德等。一旦中小企业因为ESG议题被原本的供应链淘汰,供应链体系又得重新花上好几年重组,才能恢复运作的稳定与效率。

 

ESG议题中又以温室气体减量最重要,大企业每年总会在年度报告中,喜滋滋地向投资者宣称比去年又减了多少碳。事实上,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在做这些调查与数据填报,但是成效相当有限。

 

减少碳排放确实重要,但是非常容易顾此失彼。举例来说,我们希望多使用太阳能,但是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过程过于耗能、污染,且废弃的太阳能电池板不易回收。2018年来自加拿大自由报(Canada Free Press)关于太阳能电池板的环境冲击分析,指出太阳能电池板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每单位发电产生的有毒废物比核电厂还多300倍。

 

政府鼓励民间多使用电动车,但是充电基础设施可能不够普及,导致必须开较远的路去充电,生产电动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冲击甚至比传统燃油车多。由于制造电动车的过程会大量使用重金属原物料。因此,电动车制造过程可能产生的毒性可能是传统汽车的三倍,后续大量废弃的电动车电池又该怎么处理?

 

令人沮丧的是,现阶段几乎所有的温室气体管理架构都不是从生命周期角度去看问题,企业或许承诺逐年减少SCOPE 1、SCOPE 2温室气体排放,但是都没计算这些转变过程,又额外增加了多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严格来说,在温室气体议题上,国际社会在玩一个“国王的新衣”游戏。

 

物流中心如何减少温室气体

 

再举个简单例子,建造一座物流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过程,物流中心需要开挖地基,使用钢筋混凝土、玻璃帷幕、钢板等建材,建造过程需有大量的建材运输、废弃物、土方运输等,这类建筑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未被正确分析统计,建造铁路、公路、地铁也是,如果没有作初始调查,我们根本不知道后续要做多少努力去弥补这些产生的碳排放。

 

假设整个物流中心建设过程,包含建材、运输、废弃物处理等需要排放共10万公吨温室气体,用十年摊提,每年应设法减碳一万公吨,或是购买认证的碳权,这样对地球而言才是真正的零碳建筑;同样的道理,物流业所使用的各种运具、承载容器,也都会有首次采购时需考虑的温室气体排放,一台纯电物流车在整个制造过程,产生了多少温室气体,需用几年摊提才能达到初步的碳中和。

 

因此,从原始“建置、使用”,到最后生命周期“报废”,这三阶段的温室气体总排放必须全面性考量,碳排放的全貌才能真正被掌握。

注:欧盟碳交易价格走向。资料来源:https://tradingeconomics.com/

冷链的碳排放

 

接着我们来看冷链的碳排放问题。许多商品会通过海运作国际运输,其成本较低,根据学者(Grisenko, 2017;Hansen等,2020)研究指出,以船舶取代飞机运送国际贸易货物,大约可降低9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

 

以中国台湾的蝴蝶兰为例,空运成本约是海运三倍,由于主要销售市场多在欧美国家,货船开往目的地约需25~30日,但如果是空运则不到20小时。这个巨大的时间差异,如果将全程的碳排放放都考虑进去,摊提到每单位商品上,除了价格优势,海运真的比较好吗?

 

在海运过程中,须全程保持在18~20℃,而且集装箱需保持一定通风量,一旦集装箱温度低于16℃以下,可能整箱蝴蝶兰都会受寒害而报废。越是长时间运输,所需要的包装与事前准备就更繁复,例如苹果可能得先上蜡,以防止失水和病菌侵害。

 

光是保存这件事,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冷藏用电,还有配套的IoT远端监控、卫星资料传输,以及数据的云端储存机制,这些林林总总的用电加起来,船运碳排放会比较低吗?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长距离且大批量的海运冷链,仍免不了有腐损,蝴蝶兰腐损率约3%,含水成分较高的生鲜蔬果腐损率更高,这些腐损的商品需要回收与转运处理,放入掩埋场后会产生甲烷(CH4),甲烷的全球暖化潜势又是一般二氧化碳的25倍。因此,海运或许运费便宜许多,但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整体温室气体排放可能比空运还高。

 

药品的冷链配送也有类似问题,为了确保温度可维持,相关冷却机制通常过度设计,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可能会使包装的总重量增加近一倍,从而导致更重的货物负载和更大的温室气体排放。

 

对ESG的倡议

 

其实,ESG议题必须由政府引导,鼓励民间与企业进行更积极的作为,也就是朝吸碳、固碳努力,保护湿地、红树林、沼泽地,种植阔叶林(例如相思树、榉木等硬木类),或是生长速度极快的竹子、海藻,都具备吸碳、固碳强大潜力,如果所有企业都把每年碳盘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转投资50%做这些积极减碳作为,减碳目标很快就可达成。原因很简单:种下一棵树,不仅可帮忙吸我家的碳,也可吸别家的碳,而且不论大企业或是中小企业都可以做到;但是做碳盘查,就只能企业顾好自己,中小企业没有能力持续做这方面的努力,到最后可能只是流于形式。

END


《现代物流》| 126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工业无人驾驶 与食品行业结合的效果如何?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