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快报 >

本刊视角 • 原创报道 | 30吨!三深位!“货叉技术领导者”艾拉德征服中国物流圈
时间:2025-11-11 17:46       来源:本刊编辑部

 

CeMAT ASIA 2025的展区现场,艾拉德的展台前始终人头攒动。没有繁复的展品堆砌,30吨级超重伸缩货叉与带防撞系统的两款核心展品,以极具冲击力的技术表现,成为全场焦点。


作为全球唯一专注于伸缩货叉的企业,艾拉德的技术底气源于七十余年的积淀。1952年品牌在意大利都灵诞生后,积累了汽车行业严苛的制造经验。2014年,艾拉德落户太仓,将欧洲成熟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并于2015年通过CeMAT正式亮相,开启本地化征程。如今成为国内头部集成商的稳定合作伙伴,艾拉德用“专注货叉、独立运营”的坚守,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物流市场走出了一条差异化路径。

 

目前,艾拉德已在太仓基地实现了单深位、双深位货叉的全流程制造,通过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与优质钢材的组合,打造出轻量化且高性能的产品,适配电商、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从最初服务外资企业,到如今国内集成商成为核心客户,艾拉德见证了中国物流行业的迭代升级。

 

而更具革命性的三深位伸缩货叉专利技术,能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将立体仓库货架成本占比从70%降至50%-60%,未来将同步服务全球与中国市场。据了解,这项技术早在五年前就已启动研发,如今正从图纸走向解决方案交付。

 

回顾发展历程,艾拉德的技术引领早有渊源。25年前,企业率先演化出双深位货叉,推动了全球立体仓库的变革。如今坚持自主研发,累计申请多项专利,正是“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的创新文化体现。

 

在中国市场,这种创新更融入了本地化智慧——作为独立运营的企业,艾拉德在母公司的战略支持下,让市场驱动研发。艾拉德赋予中国团队充分的决策权,针对中国市场对价格、交期、质量的核心诉求,通过标准化设计与自有工厂缩短供应链,在严控成本的同时,将交期压缩至行业领先水平。从意大利都灵的精密制造,到中国太仓的扎实生产与灵活创新,这家企业用技术实力打破了“外资企业难适应中国市场”的魔咒。

 

面对数字化趋势,艾拉德虽专注机械部件生产,却积极配合客户的智能化赋能需求;践行可持续发展,不仅持续创新产品,更倡导企业合作共赢。

 

从双深位到三深位的技术跃迁,从意大利到中国的深耕,这家独立企业用专注与灵活,证明了技术实力与当地化运营的双重价值。未来,随着三深位货叉方案的落地与更多定制化产品的推出,艾拉德或将以更深度的参与,见证中国物流行业的下一次变革。

下一页
参与评论
智能物流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案例速递】以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力,海康机器人打造3C消费电子行业案例标杆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