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具有全球视野的物料搬运系统综合厂商及集成商,大福在本土化道路上持续精进,始终秉持创新、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勇立潮头。
深化本土化布局,释放探索力和创新力
中国仓储自动化系统集成行业的蓬勃发展始于2010年,而株式会社大福(全文简称:大福)早在1966年就已经向客户交付了第一座自动化立体库。自1983年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以来,大福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成为较早进入中国引领行业的仓储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四十多年来,大福始终坚持推动本土化战略,2005年松江工厂的建立,更标志着大福开启了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组装生产的进程。
大福的本土化战略涵盖方方面面,包括设备设计及制造、软件设计规划、安装调试以及售后服务的本土化。经过40余年的深耕和发展,大福不仅提高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自动化系统集成行业的发展。
“本土化生产”与“定制化解决方案”
大福的本土化战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设备本土化生产制造。目前,大福已实现堆垛机、STV(高速有轨穿梭车),以及输送系统等设备的本土化生产。未来两年内,大福的分拣系统也将开始进行本土化生产。其二,大福的解决方案可实现本土化定制。大福在中国国内设有专业的团队,有助于跨越文化的差异,在充分利用总部的成熟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企业,我们始终坚信本土化发展对于企业成功的重要性。”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全文简称:大福中国)市场部负责人张琪提到,“本土化的发展为公司带来了一些新的市场机遇。例如,2018年电商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我们利用本地团队的力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头部电商行业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成功积累了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帮助我们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还为我们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高品质的硬件设备,大福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更在于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方案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交付,以及系统性的售后服务等。目前,大福中国已在中国15个城市铺设了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能够满足客户售后服务的及时性需求。同时,大福中国还上线了“call center”24小时实时售后报修中心,该平台能够及时收到客户反馈,了解问题的具体情况,以及及时给出后续的解决办法。这种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既提高了服务效率,也提升了客户体验度。
积极开拓市场领域
“在不断深化和拓宽行业领域方面,我们也不遗余力。”张琪继续说道,“除了持续引领物流自动化领域,大福中国还积极开拓其他领域。例如在图书馆自动化领域,我们成功交付了深圳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项目。不仅如此,大福中国还会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积极开拓新的领域,包括新兴的应用领域和其他业务场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本土化的团队和经验,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
创新技术 持续精进
作为行业前沿的物料搬运系统综合厂商及集成商,大福已经完全实现从系统咨询规划、软硬件设计、生产制造、项目实施,到售后服务全链条的本土化对应体制。随着中国国内市场需求的瞬息变化以及技术的不断迭代,大福中国在视觉机器人、AGV以及密集型存储等新兴应用上积极尝试,在很多领域做到了创新的集成应用。特别是在AGV的应用上,也获得大福其他区域团队的关注,为中国技术的海外推广做出了贡献。
在密集型存储技术领域,中国的四向穿梭车近年来逐渐获得了市场的关注和认可。基于此,大福中国技术团队在近年来的大型集成项目案例中,充分了解该项技术的应用特点,并积极尝试新技术应用场景的开发以及整体方案的融合,已经取得了多个成功案例,为未来更好地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方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拥抱合作携手行业共创可持续未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物流行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大福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致力于为客户和行业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张琪坚信:“在物流行业,尽管竞争激烈,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行业的动态平衡和持续进步。大福中国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愿意与同行携手共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作为物料搬运领域的杰出代表,大福不仅关注自身的成长,而且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注重对环境和社会的承诺与贡献。通过采购环保材料、维护劳工权益、加强企业治理透明度等一系列措施,大福努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1年,大福提出了“三年中期经营计划”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标志着公司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了日常经营活动中。随后在2023年5月,大福修订了《大福环境愿景2050》,展现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和长远规划。
展望未来,大福也将继续秉持创新、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球视野和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继续引领物流行业的发展。
END
《现代物流》| 126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