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智能物流 >

【特别企划】聚焦流通和制造,智能移动机器人创新引领者快仓为全球客户赋能——专访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杨威
时间:2025-03-21 14:09       来源:文|本刊编辑部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杨威

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快仓从流通和制造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2025年CES展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发布的演讲提出了GPU的几大应用场景,其中包括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之一的具身机器人,相比之下,物理AI改变制造业和物流业则是更接近现实,而这改变的基础之一,就是移动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于2014年前后诞生并让物流装备行业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短短几年就进化到能够搬运各类载具和处理各种订单,应用场景也从电商行业走向了流通领域乃至制造领域。

 

“客户需求也不仅局限于订单拣选,还诞生了产线配送等新需求。”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文简称:快仓)CEO杨威回忆道,“因此在移动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智能工厂和智能仓储的趋势下,我们开始思考移动机器人的新未来。”

 

PART.01

两个“双轮驱动”组成公司发展四大象限

 

在通过对不同行业和场景的具体应用的深入理解后,快仓明确了移动机器人最核心的两大价值——提升人效和坪效,由此也为自身后续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战略。对此,杨威总结为“两个双轮驱动”。

 

第一个双轮,即快仓以零售流通的订单履约系统和工厂物流搬运系统为主要应用场景,第二个双轮则是基于国内外客户需求的差异性,打造不同的产品策略。杨威表示,通过两个双轮驱动,组成了快仓发展的四大象限,从2021年至今,快仓的发展策略也都聚焦于这四大象限,建立以“在中国市场练兵,海外市场创收”的运营方式,以物料搬运为战略控制点,以订单履约为核心价值的模型,不断迭代和变化,从而实现企业稳定、正向发展。

 

移动机器人成为基础设施的趋势已来

 

杨威坦言,这期间也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快仓这类出海步入深海区的中国企业而言,不仅要关注客户需求的变动和发展,地缘政治、经济环境都会对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 QuickBin+料箱高密度存储混合拣选(荷兰)

“目前移动机器人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青年期,尤其是随着其成为智能工厂和智能仓储的基础设施趋势不可阻挡,中国乃至世界的移动机器人市场都将迎来一个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杨威进一步分析道,“因此我们也要更进一步深入不同的市场,并为当地的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且真正能够创造商业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所谓的‘壁垒’亦无法挡住技术流动和商业发展的趋势。”

 

国内外市场需求各异,产品服务仍是关键

 

相比于中国移动机器人已经进入白热化的市场状态,海外市场的应用起步尽管相对较晚,但已经建立了对移动机器人的认知,所以海外市场的确定性是无疑的。同时,相比于中国市场,海外市场客户对于持续服务能力十分关注,快仓能够坚定地让海内外客户认识到其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包括在当地建立服务团队、渠道商体系乃至制造工厂,以及取得当地市场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等,这是快仓可以获得国内外市场客户信任的关键。

 

以欧洲市场为例,能否取得CE认证是能否顺利开展业务的关键之一,尽管适用于工业车辆的CE认证并不完全适合移动机器人,但快仓依然积极且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以匹配相应标准从而取得CE认证。“我们仅在标准认证方面所投入的资金就达到了数千万元人民币,而且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们打好基础之后就能够为我们后续的业务展开提供坚实的基础。”杨威郑重地说道,“这没有捷径。”

 

PART.02

打造覆盖全场景的产品体系,

致力实现“四面墙内智能驾驶”

 

在确立“两个双轮驱动”战略时,快仓还提出了实现“四面墙内智能驾驶”的愿景,并以“让人类不再搬运”为使命,为客户提供以移动机器人集群和智能操作系统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加速内部物流环节的降本增效,引领移动机器人产品级场景应用。

 

杨威表示,大部分客户对于快仓的认识是从电商领域开始,当时快仓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主要以潜伏式机器人为核心的货到人拣选解决方案。如今,快仓已经打造了覆盖全场景的产品体系,其中包括潜伏式智能机器人、料箱式智能机器人、叉车式智能机器人等产品,在系统方面快仓也研发了AI智能算法和虚拟仿真,具备了多车协同、热度移位、路径规划、订单组波、任务分配、推荐上架等多项功能。

 

多元化智能解决方案:覆盖仓储与制造全场景

 

据了解,目前快仓的解决方案主要有QuickBin解决方案、智能拣选解决方案、智能搬运解决方案等。

 

其中,QuickBin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了“密集存储+货到人拣选”的更优使用组合,有效解决了“超高出入库流量”要求下“拆零拣选及海量SKU退货”人工作业效率低的痛点。

▲ QuickBin+创新大小车和双层缓存架方案

智能拣选-货架到人拣选解决方案则是以人工智能算法软件系统为核心,在工作站完成包括上架拣选、补货、退货、盘点等仓库内全部作业流程,且方案内嵌了智能搬运-料箱搬运解决方案,后者可以根据客户多样化场景提供多种料箱搬运解决方案,比如在生产制造业中可以提供货架到产线的对接搬运,在电商行业可以实现从货架到工作站进行在线或者离线分拣的应用。智能搬运-工业搬运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托盘、料架等物料在整个生产环节中的流通和流动,包括了从月台至存储区、存储区至拣选排序区、立库对接、输送线对接、机械手对接、提升机对接、电梯对接、快速门对接、拣选排序区至线边、线边到产线设备的空容器及满物料容器的智能及柔性化搬运。

▲ 全球首例吸盘式料箱机器人QuickBin项目 (日本千叶县)

“相比于过去,移动机器人的智能驾驶能力如定位、导航、感知、决策能力今非昔比,并且成本更低,这成本不仅是硬件成本,还包括支撑算法的算力成本等。”杨威继续说道,“加之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持续外溢,例如快仓也吸纳了多位来自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工程师,并组建了相关团队。”

▲ 汽车工厂智能搬运(法国)

快仓携手P&G宝洁赋能流通场景智能升级

 

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进步,也让快仓具备了更充足的准备和底气,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例如快仓与P&G在巴西合作的某项目中,在现场已经规划了订单执行区域之后,P&G还希望快仓能够为其提供物料搬运解决方案。虽然当时二维码惯性导航已经成为成熟应用的方案之一,但由于P&G对于仓储的洁净要求很高,因此快仓不能改变现场环境,同时整个现场的货架如同一个“丛林”,没有明显的标志物也就无法应用纯视觉导航。为此,快仓为其提供了纹理惯性导航和地面管理训练引擎等延伸自智能驾驶的技术,成功落地并交付了该项目。尽管当时整体实施成本较高,不过P&G对项目效果十分满意,也十分乐意为快仓创造的价值买单。如今快仓又更新了算力平台,将算力提高了10倍,进一步降低了该方案的应用成本。

▲ P&G宝洁智能搬运(中国/巴西/墨西哥)

为工业场景流程再造提供关键支撑

 

在工业场景,快仓也在持续优化解决方案,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搬运。例如在某养蚕工业基地,快仓为其实现了智能搬运的需求。据介绍,该工厂导入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需要快仓为其提供智能搬运来实现不同工艺之间的流转。对此,快仓与客户深入沟通之后,为其部署了由数百台移动机器人构成的解决方案。不同于其他智能工厂的场景,该工厂内搬运的核心“物品”是活体的蚕,且部分通道只能容纳一台设备通行,一旦发生故障不仅货损高,且由于无法迅速通过人工介入也将导致拖累整体生产效率。据杨威回忆,该项目的上线对快仓而言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认知革新,也意识到了移动机器人在智能工厂作为基础设施时,对工艺、流程重构的重要性。“尽管从项目的投入而言,我们的解决方案可能只占到了很小的一部分。”杨威补充道,“但我们依然十分感谢这个客户的信任,同时也为移动机器人在各种智能工厂发挥关键作用感到自豪。”

▲ 养蚕工业基地

PART.03

做技术要顶天立地坚持多维度创新移动机器人

 

谈及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杨威表示企业要能够看到一个技术未来的远景,也要能够接地气地埋头苦干,即“做技术要顶天立地”,快仓的创新则是基于多个方面。一方面,快仓不断地创新机器人产品,从而提升仓储效率,例如在2022年快仓推出全球首创双深箱式吸盘机器人,将存储率提升了约71%,存储高度提升了约43%,货架成本降低了约20%。

 

另一方面,快仓则是从“人类不再搬运”的使命出发,进一步实现“四面墙内智能驾驶”的愿景。例如在2025年CES展上,KION与埃森哲携手,借助英伟达展示了客户如何设计理想的新仓储设施,以及如何利用英伟达Omniverse大型工业数字孪生蓝图“Mega”持续改进现有仓库设施。在该演示中,由物理AI驱动的数字孪生技术,用于提高配备自动叉车、最新自动化和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智能仓库的效率。其中,快仓参与了叉车智能驾驶的环境测试,负责了单机的智能驾驶和基于算力中心的沙盒构建。

 

“也许仍有人会认为现有移动机器人还未发展成为最终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看法无可厚非。”杨威郑重地说道,“因为创新本身需要企业和用户共同推动,用户的痛点才能驱动企业完成创新。对于快仓而言,也将一直聚焦‘四面墙内智能驾驶’,脚踏实地,以技术、产品和服务塑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

 

END

《现代物流》| 文章精选 133期

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专业供应链物流媒体

本文版权归中国《现代物流》杂志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海外美妆电商“喜提”智能仓储,中国企业为何受此“青睐”?——专访牧星智能技术总监 高露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