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机遇,物流企业该如何塑造自己的新胜者方程式?
司马 正树(Shiba Masaki)
现任职务:伊藤忠物流(中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毕业于日本筑波大学大学院经营政策科学研究科 经济学硕士学位
主要职历
1990年至2002年
日本KASUMI公司
2002年至现在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
其间,曾历任日本KASUMI公司中国事业Group Leader,伊藤忠物流(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住生活集团物流部中国&亚洲担当部长等。
今年是“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疫情逐渐趋于平稳,经济环境亦开始步入常态,中国国内市场内需体系的拉动以及国际国内双循环机制的不断完善与持续推进,无疑将带给物流领域新的发展机会。物流业围绕自身的发展现状与步伐,该如何思考定位?如何梳理新的课题?抓住机遇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新春伊始,以下几点思考与感悟,愿与大家分享。
早在疫情爆发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新一轮高科技的应用,给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与消费思维与习惯带来了很大冲击,整个商业的内外环境亦开始急速发生着变化,愈加呈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与多变暧昧性。大家感叹企业只有逾越这些变量与不确定性要素才能看到未来。正当我们设法通过各种技术导入商业模式去摸索,尝试管控这些不确定性与影响变量,踌躇满志地将事业发展推向新辉煌的时刻,突发的疫情,恰似一部灾难大片,瞬间将时空与速度急速冻结凝固,窒息了全球的经济发展。
疫情虽然带给人类空前的巨大灾难,然而却催生了全社会对迄今为止的发展模式,即以牺牲资源与环境,忽视社会发展,单纯追求量产高速度,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资源浪费的担忧。2020年4月,毕马威(KPMG)对世界上27个国家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约有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今后会更加关注企业的诚信与社会贡献课题。民众开始认真思考,关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共生与共存,关心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疫情改变的不仅仅是商业环境,亦带动了消费观念的快速变化,消费者开始用行动拒绝浪费,拒绝破坏环境与生态,呼唤良心消费,尝试找寻回归自己的生活和生存原点。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及与环境、社会共生共存发展方针,开始成为疫情下,企业经营者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课题与新的努力追求目标与方向。物流业长久以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润物细无声的价值贡献,面对新的挑战与社会责任,我们亦需调整发展坐标参数,构筑新的发展成长坐标系。调整我们的经营格局与思路,包括再度审视点检自身的企业生态,不仅仅停留在抗御风险的免疫系统,更需要强化好掌舵未来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支撑保障快速应对行动力和企业生命力的骨骼与肌肉、细胞系统,以全新的姿态与企业行动意志力,力争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环境和社会贡献上,再度塑造自己。
物体运动通常不是因其内在属性,而多是受其外在之“引力”作用使然所致。因此,当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将会持续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接受的物理学共识。由“引力”和“惯性”认识所形成的,以针对物体行动轨迹追踪比较研究思考方法,又称作“线性思维”。线性思维长期以来,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思考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思考与大脑,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思考模式。但当环境发生巨变,更多的不确定性,开放系统内能量相互碰撞叠加影响的非静态环境下,如果还停留并拘泥于这种传统的管窥症般的固化思考模式,仅仅停留在对事务表象要素做追踪与求索,诠释、界定运动轨迹的话,则很难真正探求到事务本质,难有事业上划时代的新发现与新思路。
多变量时代的思维方式,则必是探求,穷追其事物本质,追本溯源,且只有聚焦穷究事务本质,方能找寻到新的思考突破新亮点。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据说便源自于其长期以来一直倡导推崇坚守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法”(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即坚持摒弃线性思维,穷究事务本质。“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总之模仿或重复别人的做法,我们不该用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我们当运用第一性原理,把事情升华到最根本的真理,然后从最核心处开始推理…”(参照周恒星译《硅谷钢铁侠》中信出版)。正是坚持走前人没有走的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追求从零到一的突破,才成就了今天的“钢铁侠”和他伟大的事业。
马斯克在不断反思自己,穷究着事务的本质。物流领域,难道不应该也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吗?摒弃那些长期以来一直影响我们思考突破,行动乏力滞后的固化思维与惯性模式吗?
产业革命的发展,始终受动力与动能的进化和迭代所驱动的。由煤炭到蒸汽机,由石油到内燃机乃至电力驱动下的高铁动车,动力与动力转化而形成的动能变化,不仅是驱动现代产业发展的充必条件,亦是带动一系列社会发展与变革,拉动商业模式递进与发展的原动力。疫情下的日本,除了疫情对策外,社会整体当下最热衷和关心的是两大发展主题,一个是如何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其并列的便是,如何推进自己的“数据化转型”(DX:Digital Transformation)。
未来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将会更多依赖各种信息数据。日本学者提出“数据解析将会是主导未来发展的新动力”,而“数据驱动式发展将会是未来企业竞争的新热点”(滋贺大学河本熏教授《数据革命与Business》,《日本经济新闻》2021年1月14日)。数据时代,谁能更快,更好,更全方位彻底地应用好数据以及数据解析后所实现的多维度数据转换,即DX化革命,谁将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到新的制高点与制衡点。
面对新的经济与产业格局与态势变化,物流业当再度发掘新价值,赋能胜者方程式以新内涵。
物流企业,除了继续加快自己在技术与设备上的不断进化,高效率地持续做强夯实自己外,不能总将自己的价值定位在“多快好省”地完成货物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移动”层面上。
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的主要参与者与当事者,有必要从供应链整体,即上游,中游,下游的诸多环节入手,一并发现各个流程环节上潜在的各种资源滞留或不均,低效等内容,尝试用新的技术和理念做出新设计提案,做出自己新的价值贡献,继而寻找挖掘出自己新的存在感以及与货主的事业契合点。
比如,针对客户供应链整体,通过时序列观察与预测,把握各个环节节点上的数据,多维度地发现问题(包括隐形问题),尤其是信息滞留,时间滞留,以及整体商业环境,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乃至劳动力再生产等,尝试持续不断的解决问题。再者,针对供应链整体运作,在诸多环节上依然存在着许多有形与无形的各种“高损耗与浪费”,“低效率”以及各种衔接“缝隙”,与货主一起思考如何减少损耗提高效能与人工产能?这些都值得在新的思考维度中去落实与推进。
唯有针对货主供应链整体流程与数据信息的全程时时把握以及提供全方位综合解决对策和全方位体验,将自己打造成货主的事业伙伴(Business Partner)与命运共同体,甚至供应链全息平台的操盘手(Platformer),才能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始终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预言,“资本主义最大的资源是资本和劳动力,未来会由知识取代资本,创造价值”。同时提示企业组织体,要注意“挖掘与积累价值创造的知识”(参照彼得·德鲁克《変貌する産業社会》等著作)。随着数据解析技术的飞速发展,AI、机器人、穿戴装备以及各种自动化设备在各种物流场景下的大量应用,当下的时代已经进入到以知识(技能)为资本的新时代。各种新知识和技能所武装起来的新型劳动力,将会是新一轮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新的稀缺资源。
未来的技术工人与白领的分界线将逐渐模糊,在AI技术下甚至相互迭代,依据数据分析预测而构筑的新的思维模式与彻底执行力所形成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必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和推进器。物流服务的着眼点将不再是单纯以廉价,长时间劳作,以牺牲劳动力健康为踏板的所谓服务与价值创造。可以预见,培养员工成为掌握新型知识与技能,综合解决型“知识型劳动力”,不仅会给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新契机,而且将是企业走向成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无论是完成自己课题的深度思考,锁定自己事业的发展坐标,还是赋能自己的胜者方程式,关键点除了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与知识结构外,便是企业自身的勇气与寻求变革的意志。
吉姆·柯林斯曾对优秀企业走向衰退,归纳出五个外在前奏表象。即面对新技术,市场与竞争所表现出来的“自大与傲慢”和“对竞争的惧怕”,以及“无纪律性约束的盲目扩张”和“漠视危机和问题点”,危机面前“寻找救命稻草”的心态等。2020年10月日本最大的经济类纸媒《日本经济新闻》,曾多次刊登学者专题论述,搬出“衰退五阶段论”,告诫丰田汽车等日本大企业,勇于接受挑战,不可走向傲慢,惧怕竞争。(参见《与衰退的五阶段斗争的丰田》,《日本经济新闻》2020年10月19日等)。
面对市场环境的诸多变化和更加的不确定性,以及知识为资本时代的到来,唯有持续强化自己的肌体,迎头而上积极参与并勇于接受挑战,脱胎换骨,方可有经营者的未来,企业的未来。
“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是源自唐代诗人元稹《生春》中的诗句。据说入春时节鞭牛以利耕种,为新年伊始除旧迎新,利生产并期盼丰润年景之意。
春牛,或许昭示了物流人在辛丑年自当奋勇跃进的豪情与意志。
面对诸多挑战,感谢历史带给我们自强与腾飞的新机缘。物流人不仅要发扬春牛精神,勤于耕耘,不用扬鞭自奋蹄,更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时代自信与责任感,狭路相逢勇者胜。
2021辛丑,让我们一同努力,在新的历史与时代契合点上再度耕耘,再创辉煌。
(本文不代表本刊观点)
文章来源于中国《现代物流》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