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储雪俭
供应链金融,到底是供应链的事,还是金融的事?
2020年8月,电影《八佰》重磅上映,影片不仅再现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壮举,也让“四行仓库”这个国家级抗战纪念地再度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不过,对于物流人而言,四行仓库还有着额外的意义。
“四行仓库是当时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四个银行的仓库,用以存放客户抵押的货品。”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储雪俭教授回忆说道,“这可以看作是中国供应链金融的早期模型之一,即企业将货物质押在银行的仓库,银行贷款给企业。”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那何为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有何异同?对此,储雪俭表示,研究供应链金融,首先要明确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商品的交易形成了从低价值端向高价值端涌动的价值链和寻求高附加值的产业供应链,物流成为改变商品时空效用价值的运营底盘,这是各个产业供应链发展的路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资金如同血液一般,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生命力。
理想情况下,产业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的结算都是足额、及时的,且在合理盈利和经营之下,企业将会拥有充足、稳定的资金来支持未来的发展规划。但是,现实中影响企业稳定经营的因素实在过于复杂,资金流不稳定、被占用,以及因资金缺乏导致无法正常经营或者扩大经营的案例屡见不鲜。倘若企业在产业供应链的上下游能够延期或提前付款或以存货质押,似乎可以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并且可以缓解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困难,于是“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一定是基于产业供应链上的真实交易业务且闭环运营的,根据不同的融资对象,供应链金融又可以分为“商品供应链金融”、“运力供应链金融”等不同形态。“前者以商品质押为主,后者则是主要服务于第三方物流等企业。”储雪俭补充说道,“而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完善,其模式还可以细分为结算、融资和证券化等业务。”
与传统金融的不同之处
其次,对比传统金融,供应链金融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主体信用”的增信。“风险控制”是金融行业和企业生存的关键之一,在传统金融中,依据融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资产损益表、资产流量表”等三大报表来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而为企业提供风险可控的融资服务。
“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体量之后,一部分实体经济的主体信用面临不完善甚至缺乏(如中小型制造企业等),一部分企业以服务为主(如贸易企业、物流服务企业等),传统金融的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又不适合此类企业。”储雪俭进一步分析道,因此,供应链金融通过交易信用和监管信用来帮助企业增信,从而让主体信用不完善或者缺乏的企业同样拥有能够让出资方作出风险控制的依据。例如企业A从知名企业B采购一批商品,并由知名物流企业C提供物流服务,那么企业A可以凭借向企业B发出的采购订单和企业C的服务订单,来展示交易信用和监管信用,银行凭借这样的信用为企业A提供融资,从而解决企业A的资金需求,进而推动整个交易的完成。“一般而言,银行可以直接完成向企业B的货款支付和企业C的服务款项支付,企业A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银行还清融资款即可。”储雪俭补充说道。
供应链金融助力经济发展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有力地帮助目前中国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融资贵”的经营窘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现实的情况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年化利率普遍集中在15~18%,远高于国有企业的4~5%左右。据统计,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中,中小微企业合计占企业总体数量的比例达到了96.7%,也就意味着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否顺利,将会极大地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出这样的困境,正是供应链金融之于中国经济的关键价值之一。
而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渐形成了结算、融资、证券化三类业务形式。其中结算类业务主要分为代收和垫付,这类业务除了持有金融牌照的企业开展,也存在于类金融服务中(即不具备金融资质和牌照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融资类业务包括了仓单融资、质押融资、保理融资、融资租赁等;而证券类业务则是ABS(资产证券化)等。
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境况
储雪俭坦言,尽管供应链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了100多年,但是在中国仍然处于初生阶段。“乐观的是,我们看到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正在积极地试点和布局,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储雪俭严肃地说道,“严峻的是,我们在任何领域,仍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模式,这也是为何同样在大宗商品领域,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暴雷的情况。”
相关立法成为重中之重
“供应链金融最关键的仍然是风险控制,而风险控制一定是依靠法律、制度和技术等多个层面来进行。”而法律则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储雪俭认为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即法律层面的暂时监管不到位和部分条例的不完善。目前随着参与供应链金融的企业越来越多,如何通过立法,制定出相应的供应链金融的法律、法规或条例,并应用合适的区块链、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科技的手段,来规范和完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为中小微企业赋能,是当前政府和企业面临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产业互联网成为趋势数字供应链金融赋能未来
谈及未来,储雪俭认为,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产业互联网将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数字化浪潮将会席卷一切,即通过数字化表达业务,形成数字资产,由此,数字供应链金融也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不同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数字供应链金融一方面更依赖于先进技术的支持,例如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这些技术目前已经在科技金融中开始实践和应用。另一方面,数字供应链金融将会进一步拓展“增信”的方式,结合“社群营销”和“精准营销”,重构交易信用,并将交易信用作为融资的渠道之一。“简单而言,即过去是以交易主体中高信用企业作为增信来源,而数字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共享供应链中的智能合约、数字单证等形成的信任链来为企业增信,这就是数字化为经济赋能的效果。”
储雪俭表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家主体信用的介入,尤其是银行可以以更开放的态度,来帮助供应链金融行业获得更规范的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力。目前中国供应链金融正处于从初生期跨入成长期的拐点,市场蓝海一片,企业也大有可为。
储雪俭感慨地说道:“一定是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行业规则,也要有全面的参与者。而银行作为传统金融中的核心企业,更应该发挥自身在供应链金融的优势,赋能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