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观世界之趋势 >

AI物流系列报导Part6无人车
时间:2019-08-16 09:19       来源:文 | 本刊编辑部

 

无人机适合对高单价商品进行点对点配送。因为载重与自重的关系,过轻的无人机承载有限,瞬间侧风过大时容易发生事故,较大的无人机虽然可承受稍微剧烈的气候变化,但出于安全考量也不适合在人口密集的区域穿梭,就灵活性和运输成本而言,无人车的效益依然高于无人机。

 

 

据国外研究,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处理成本占比最高。

 

“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法之一是通过智能储物柜,将商品放在柜子内等候消费者在方便时自取,但是智能储物柜的设置点并不好找,热门地点的租金高,再加上需要供电与人员定期巡视,还需要安装监视系统,如果设置点不够方便,不是消费者每天会经过的路线,也容易沦为无用的摆设。但是,如果将无人车与智能柜整合起来便能够产生综合效果。

 

2019年2月,FedEx推出了新款的城市配送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轮胎设计可轻松跨过人行道台阶,爬楼梯、红绿灯自动等候、障碍物自动停止,人类配送员可做的这台自行走机器人都能做到。

 

 

无人车的使用,使物流系统从原本的传统工作时间变成全年无休、24小时服务,通过这类无人运输工具的使用,供应链系统的可靠度将得到大幅提升。

 

除城市短途配送之外,在长途道路运输方面,目前比较成熟的作法是采用成群车队(platooning)方式,也就是不仅自动驾驶一辆车,而是三辆以上的车队,每辆车都紧跟着前面一辆,第一辆车负责监控与导航,这样可将自动驾驶的科技成本降低,不需要每辆车都安装先进的视觉控制技术,成群车队因为是定速行驶,所以可节省燃油,而且只需为第一辆车装设破风导流板。包括Volvo、FedEx都已在2018年开始测试此项技术,以避免司机难觅,以及日趋严苛的劳动法规。

 

无人车初期投资成本大,但是相对其无须考量劳动法规以及工作时间的限制,无须担心司机人员不足、疲劳驾驶或是人员调度问题,相当适合大型企业的常规物流运作,以及少量的机动性运作,例如临时性的货量增加、或是因为气候不佳、原本规划的路线阻塞,导致无人车无法行驶而派出有人驾驶车辆作为备选方案。

 

 
 
 
配套措施
 
 
 
 

在城市建筑设计上,目前对于无人车尚无配套的车道或是入口门,可让无人车直接驶入建筑物内,例如许多大楼使用的是气派的旋转门,或是厚重的玻璃门,这种门只能让无人车开到门口,无法做到真正的户对户配送。

 

要加速使无人车商业化,最佳方法就是通过在计划区域示范,先在封闭区域试运行,并且同时进行相关法规的检讨。提早制定法律法规意义不大,因为试行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法规未能考虑到的许多问题需要调整。

 

如果要进行商业用途,政府可提供申请平台,让个别企业,或是供应链上下游联盟企业申请固定时间、固定路线、固定运转速度进行点对点运作,例如从A公司的工厂、配送到B公司的仓库。

 

政府在促进无人车产业发展时,除了应加速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更应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支持,举例来说,无人车需要有可识别的外观、专用车道与路面标线设计、交通管制信号(例如路口红绿灯的信号必须让无人车可接收),车队的使用执照(类似出租车发证)、5G通讯基础建设、城市自动充电站、转运中心(供无人车与大型车辆进行货物接驳转运)、紧急拖吊与应变处理,以及最重要的无人车监控管理中心。相对无人车本身,整体基础建设与制度的配套更为重要,能让无人车降低成本,并在物流产业发挥效益。

 
 
 
产业变化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随着无人运输工具的普及,消费者对于电商配送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最后一公里的时效与可靠度将是维系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为了强化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以及无人运输工具因为电池寿命无法长距离行驶的现状,传统的大型物流中心必须缩小规模,在有限的空间内多做垂直空间作业,可利用自动仓储系统解决货架多重层叠问题。

 

 


 

其次,无人车的出现使得电商系统的订单从目前的配货前延伸到送达前,也就是说,只要商品还在无人车上,消费者都可以取消订单,甚至可以临时要求变更配送点(前提是地址变更范围不能太大)。

 

对于货量不大的中小企业,可以一次三、四辆车队共同运作,联合开发,例如电动车厂负责研发专用的带队车头,物流企业仅需配置简单的自动跟车系统,就能实现在夜间进行成群车队的运作。无人车的重点不在于全面的高科技导入,而是其运行时的安全、效率、可靠。

 

 

无人车的引进与管理投资相当庞大,管理成本也很高,对于利润不高的物流与电商产业会对其望而却步,而且许多专业技术已经超过传统的配送领域,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期,城市的自动化物流配送最终促成一种新的第四方物流,也就是最后一公里产业,这类企业须建构城市区域必要的基础建设,以及无人机、无人车队的管理维护;电商企业则是可通过家用的智能音箱,将服务的能量延伸到消费者家中,提供更多元的电商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商、长距离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这三者的产业形态特征将会越来越明显。



 

(来源于中国《现代物流》杂志)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破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重载型堆垛机赋能铝业智能化发展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