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趋势在2020年开年更为明显,受新冠疫情影响,交通限行、道路封锁等使医药企业流通成本倍增,而第三方医药物流需求顺势增长。2月2日,菜鸟网络联合三通一达、百世、德邦,以及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便是这一需求下的最好例证。而且借助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丰富的物流经验、专业的管理技术和团队利于提升药品的流通效率,并有助于药品企业专注自身发展,迭代升级,打造行业竞争壁垒。
不仅如此,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通过第三方物流介入,医药流通企业可节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费用。以全国13,000家医药流通企业计,每年可节省200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重复投入,医药物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至少翻番。《中国医药物流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医药物流总额达到33,517亿元,同比增长11.13%,医药物流将至少保持8%以上的年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中国医药物流总额将突破4万亿元。
快递企业抢滩市场
其实,中国快递业在医药行业布局已久,中国邮政2006年便开始在宁夏试点配送药品,并取得GSP认证证书,随后几年相继在甘肃、内蒙古、安徽等地试点。在国家明确表示要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加快发展冷链、医药等高附加值业务的背景下,顺丰、京东等企业陆续全方位踏入医药物流行业,预计医药物流领域将迎来更多“猎食者”。
医药物流网络布局
继中国邮政后,顺丰是最早涉水医药物流领域的快递企业,2014年顺丰成立医药物流事业部,2016年初正式成立冷运事业部,将生鲜、医药资源分离。目前,顺丰医药冷链已形成丰富的产品体系和5大闭环物流供应链服务能力。从顺丰切入医药冷链的方向看,主要是通过在途运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营业网点、物流跟踪等方面的既有优势,承接专业冷链物流与配送工作。
截至2019年底,顺丰拥有4个GSP认证医药仓,总面积3万平方米,42条医药运输干线,贯通中国核心城市。医药网络覆盖中国219个地级市,1,547个区县,通过GSP验证自有冷藏车242台,并配备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TCEMS全程可视化监控平台,且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开展药品第三方现代物流试点工作的批复等全部认证及经营许可。
但医药行业自身体制相对封闭,对第三方物流能力要求较高,顺丰医药运输资质虽已完备,若只停留在物流层面,顺丰医药无法全方位打通医药市场。为此,其提出了以医药工业、疫苗及生物制药企业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以解决医药冷链基础设施薄弱、不能全程联网、难以保证不断链等痛点。2018年中旬,顺丰首次对外发布医药供应链“方案+”和医院“方案+”,意味着顺丰医药趋向于资源网络化、运作标准化、质量体系化、过程可视化方向发展,为医药健康行业提供专业的端到端供应链服务。
从器械深入到药品
京东物流进入医药流通领域的进程则是另外一条道路:通过试水医疗器械领域,逐步深入到医药流通领域。相对于药品的存储要求而言,器械的存储要求及入门门槛较低,而且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的存储允许多仓备案,利于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快速布局医疗器械业务,因此这个选择的目的不言而喻。
直至2017年8月,京东物流以《京东医药云仓战略合作协议》为切入点,提出医药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一盘货”模式对现有库存和成本管理进行升级,实现供应链协同和“一个品牌、一套库存、一条供应链”,大幅提升库存周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消除品牌商和经销商的物流痛点。
目前,京东物流医药业务已经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拥有30条主干线、240多条重要支线以及2万多条医药零担产品线,已经建成了10座符合GSP认证及拥有三方物流资质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仓库,并在全国7大核心区域持续推进智能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同时,以仓配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先天优势,京东物流在三线以下城市、乡镇等零售终端的配送能力对传统医药物流难以深入偏远地区的劣势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
除此之外,联邦快递、UPS、DHL等国际物流巨头也纷纷抢滩中国第三方医药物流市场,随着国际巨头进入中国第三方医药物流领域,原有的医药配送企业将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这也将促进中国第三方医药物流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传统药企的“攻防战”
近年来国家医改政策不断演变,在“4+7”采购、两票制、分级诊疗等政策影响下,医药资源向基层医疗组织延伸,药品流通渠道向扁平化、纵深化发展。对于医药物流配送企业的网络广度和深度,以及医药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与安全保障都提出了极大考验。目前,中国医药商业企业基本形成辐射全国、辐射部分省市和辐射单一省市三大梯度。其中,九州通、国药集团、上海医药的物流配送网络基本辐射中国大部分地区。
互联网+医+药+险
早在2000年,九州通就创办了B2B电商网站“九州通网”,随着互联网医疗及网售处方药服务模式的推进,九州通既可为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药品供应链服务,也可为实体医院互联网化提供药品供应链服务。同时,九州通利用ERP系统全国联网和医药九州云仓物流系统的优势,以及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积累、FBBC药品供应链平台的实践,从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向专业医药健康产业服务平台型企业转型。
2月28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就“互联网+”医保服务提出多项举措,包括明确各地可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同步完善医保经办服务、不断提升医保信息化水平、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等。在此背景下,九州通致力打造一个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互联网+医+药+险”的新模式。
截至2019年,九州通完成31个省级物流中心和104个地市级物流中心的布局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国性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延伸医药物流配送的服务区域范围。同时,其研发的九州云仓医药物流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科学核算,全面监控作业量高峰时段,测算物流作业饱和环节,实时掌握各公司作业状态及服务质量,高效、及时协调资源调度,达到实时监控、智能调配和全面可视化,实现100%的城市配送、订单24小时送达、医院紧急配送1小时送达等高效服务。
带量采购 优化配送
2019年,国药集团共取得22个品种、37个品规的“带量采购”配送权,以此为契机,其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按照“1家集采、5家配送”原则,整体新引进两个厂家共5个产品,带量采购品种累计销售额居北京区域市场首位。截至12月底,国药集团整体医院直销同比增长12.72%。
另外,其控股子公司国药物流则持续优化物流配送环节,加强冷链运输环节监管,启用新开发的订单波次管理功能,开展中邮AGV项目,提高零头货品仓储和拣选能力。另一控股子公司国药空港继续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多措并举确保进口药品检验时效性,做好保税仓储业务服务,全年进口货值同比增长18.77%。
现代药品流通体系
上海医药拥有直接网络覆盖全国24个省市、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形成高效、敏捷、智慧的现代化供应链服务渠道,拥有广阔的客户网络。同时通过工商业一体化的共享与互惠模式,坚持创新药品流通方式,持续服务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以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满足公众和医疗机构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与体验。
另一方面,上海医药在院内供应链延伸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药品直送服务、进口药品一站式服务、药库信息化管理和临床支持服务等创新业务模式方面处于中国领先水平。公司拥有中国领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药品零售业务,通过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追溯云”服务平台以及线下覆盖全国16个省区市的2,000多家品牌零售连锁药房,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安全的服务。
目前,中国第三方医药物流逐步进入上升阶段,系列的扶持政策亦预示着第三方医药物流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一系列政策在重塑药品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加速了行业重组整合的步伐,正持续有力地推动行业走出规模偏小、分布偏散、品质偏低的局面,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纵深挺进。
文章来源于中国《现代物流》杂志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