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观世界之趋势 >

智能家居的物流智能了吗?
时间:2020-10-29 16:32       来源:本刊编辑部

 

 

 

 

 

 

 

导语:

“智能”为传统家居注入了新的生命,也在考验着“玩家们”的供应链及物流能力。

 

在科幻电影中,我们经常为智能设备带来的便捷生活所倾心,如今这已经成为了最平凡不过的现实。

 

“玩家”五花八门的智能家居行业

 

 

这一切都归功于“智能家居”。懒人经济发展到今天,除了消费者“懒”的内因推动外,家居的智能化功不可没。从智能手机到智能音箱,再到扫地机器人等,经过“物联网”的加持,如今生活的周边一切走向了智能化。市场数据也在印证着这一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仅包括后装市场,具体见图注)为3,257.4亿元人民币,预计2019年为5,819.3亿元人民币,未来仍将持续保持在20%的增速以上。

入局的玩家更是五花八门。整体来看,元器件提供商、中间件供应商、智能家居厂商、AI技术提供商、运营商、云服务商、操作系统等行业构成智能家居产业链,而与最终产品直接相关的,主要集中在如传统的老牌家电企业如海尔等,也有强劲中生代如小米、艾瑞博,以及跨界巨头如中国电信等。

这些企业或凭借自身在传统电器方面的出众实力,或依靠互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加持,纷纷在打造属于自身的平台,同时联合合作伙伴以期能够实现家居服务的闭环“生态圈”。例如海尔通过与美国GE Appliances、新西兰Fisher & Paykel、卡萨帝、统帅、日本AQUA等品牌整合,实现智能产品体系基本全面覆盖;小米则是通过多种方式不局限于投资等,让更多的第三方智能硬件厂商得以使用小米IoT平台所提供的标准和统一API接口;中国电信则是以自身在光纤宽带和IPTV业务的优势从机顶盒等硬件端切入,完成智能家居的业务布局。

当然,这些企业拥有出色供应链及物流能力。家电、半导体行业作为标准化程度高、行业发展成熟的行业之一,其生产模式与汽车行业模式大同小异,因此在汽车行业孕育的供应链、物流理念和模式也能够快速地应用于自身。而作为业界的佼佼者,海尔、小米等企业在供应链及物流的运营能力更是成为了各个领域学习的对象,例如日日顺物流作为为数不多从企业物流转型为物流企业的个案,同样是被研究的经典对象。

 

 
 

 

企业供应链、物流需求升级

 

而随着商业模式的更迭和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对供应链和物流进行升级,由此也诞生了更广的需求。例如新零售、直播等业态的渗透,开始不断要求品牌拥有直达C端的能力。不过如今电商物流已经相当发达,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得以让品牌商们能够专注于设计、营销等环节。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品牌提供交付体验,也开始不断尝试后端送装服务,例如德邦针对性地推出了快递送装分离模式,凭借自有的送装团队,完成大件的“最后一公里”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物流设备商也迎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分拣方面。家居包裹由于商品自身属性的问题如尺寸、重量等,现有针对小件包裹的分拣设备很难满足需求。对此,不少企业开始了在这方面的探索,但目前而言仍以人工为主,毕竟大件家居的网购渗透率仅为10%左右。

 

 
 
 
智慧供应链建设
 
 
 

 

更大的机会在智慧供应链的构建中,尤其是智能工厂等环节的建设。或出于人力成本或出于效率的考量,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或正在准备升级智能工厂,例如老牌的知名电器企业如海尔、美的、格力等等。不过智慧工厂的建设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人以机器替代,而是从供应链层面来设计生产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

以海尔为例,其在构建就确立了“互联工厂”的目标,通过“1+7”并联平台,从企业模式、数字化平台、基础体系等三个层面来引导互联工厂的建设。其中基础体系包是以智能设备、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构建出互联工厂的系统架构;数字化平台是基于基础系统体系,构建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大规模定制能力,以期改善传统企业信息化平台中系统孤立,用户、第三方资源参与程度低的情况;而基于以上两层面的新商业模式,则能够颠覆传统的销售硬件设备、产品的模式,在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生活时,进一步加强品牌的黏性。在项目落地后,互联工厂的整体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交货周期从原本的21天收缩为7~15天,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了5%。在工厂内,各类如组装、存取等机器人的作业井然有序,输送线的合理布局帮助各个工序和环节衔接顺畅。因此,海尔的互联工厂也由此成为了行业的标杆项目之一。

 

 

 
 
 
定制化需求成为主流
 
 
 

 

当然,对于各品牌而言,盲目地上线智能工厂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是考虑到未来的消费需求,适当的智能化升级是不错的方案。随着消费者年龄层结构的变化,“个性化”消费将会越来越常见,由此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定制化”产品的品牌将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在这一方面,小米可谓是行家,通过不断地让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包括产品的工业设计、配置,并开放系统让有能力的用户实现更深度的个性化,由此培养出了自己的“铁粉”,其掌门人也被称为“雷布斯”。

而对智能家居的定制化要求,主要集中在外观方面,如颜色、刻字等,本身家居的智能化已经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苹果早就推出了刻字服务,消费者可以在官网选购时选择此类服务。而颜色等外观方面的定制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在生产前端实现。而有了智慧工厂的加持,这些需求一方面能够被快速实现,同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够得到不同标签的客户群,从而优化企业的产品策略。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在推动品牌对于智能供应链及物流的建设。例如随着3D打印技术和5G技术的普及,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加深入和频繁,由此带来的供应链也将更加复杂。因此除了系统的辅助,智能硬件设备的采用也将为这些需求的满足提供效率保证,也很可能为物流装备行业带来更多的挑战,例如物流项目的设计中需要服务企业具备更深入的供应链认知,才能够从整体供应链出发帮助用户设计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于中国《现代物流》杂志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破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重载型堆垛机赋能铝业智能化发展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