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观世界之趋势 >

【特辑】末端智能化成香饽饽?
时间:2021-04-28 11:29       来源:文|本刊编辑部

 

随着快递末端智能化需求不断膨胀,又一个亿万级市场逐渐浮出水面。

 

2020双十一的第二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探访快递公司和物流站点的途中体验了一番末端物流“黑科技”。在居民社区和大学校园里,张勇偶遇正忙碌送快递的菜鸟驿站无人车,几次故意拦截,无人车都灵巧避过。2020年双十一期间,智慧物流成了阿里菜鸟和快递公司的重中之重,其数字化技术已深入到所有物流环节。

 

早在2020年10月底,申通快递建成投产全新的智慧物流园和数字化分拨中心,一天可以进出港处理数百万件快递。在承接更多订单的同时,处理速度随之加快,通过一个系统,就能实时查看、调度全国所有的分拨中心和车辆运行情况。圆通速递则开发了全新系统,将分拨中心、车辆、包裹、快递员的信息浓缩在手机终端,人效提升30%,还首次把商家和快递末端网点直联,实时处理包裹进度。韵达速递除加快包裹派送,在2020年双十一期间还与菜鸟裹裹一道,通过智能派单提高取件寄件效率。

 

据埃森哲战略咨询公司分析,从时效性看,各家快递公司不断提速,一些快递公司将实现全国24小时必达。未来的物流末端网络是时效型的网络,物流企业需要从末端的各个环节着手,不断优化效率,提升收派时效。从科技能力看,各家公司争相开发物流配送新技术,比如,菜鸟推出“无人车、无人机、快递塔、智能柜”组合的末端完整解决方案。由此看来,快递末端智能化越来越紧迫了。

 

末端智能化迫在眉睫

 

自2010年开始高速发展,截止2019年,中国网购市场在规模和渗透率上均位列全球第一,得益于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政策环境的优化,中国快递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业务量规模成为全球第一。时隔一年,快递业虽受疫情短期影响,但随着中国疫情管控常态化,快递企业可以正常运营保证供给后,疫情反而增强了消费者的线上消费习惯。据统计,2020年5、6、8月行业业务量增速均超过35%,达到近3年来单月最高增速。国家邮政局统计信息显示,中国2020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833.58亿件和8795.4亿元人民币。

 

同时,快递分拣量和分拣作业复杂程度的提高导致人工作业在产能、分拣准确率和人工成本等方面均表现出短板,基于此,快递企业纷纷开始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引进克服产能瓶颈,从而提升分拣准确率、降低运营成本。这也意味着,快递物流的竞争从粗放型增长过渡到精细化运营后,开启了科技型驱动的竞争格局,最显而易见的是,快递企业纷纷开始大量投资自动化分拣设备。其中,2013年韵达在上海投入使用了第一套自动化分拣设备,成为快递行业最早使用自动化分拣设备的企业,截止2019年底,韵达的机器设备资产原值规模在通达系中排名第一。

 

分拣智能化炙手可热

 

早年间,快递企业因资金有限而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在短期效益明显的自动化设备上,随着中国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使用成本倍增,快递企业亟需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此时,小型智能化设备成了快递企业发展的新风口,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缓解了企业用地紧张难题。在这一领域,极具潜力的“黑马”非智子跃迁和慧仓科技莫属。

 

“最后一公里”智能分拣

 

其中,2018年成立的智能物流装备新星——智子跃迁通过机器人立体分拣系统取代当前物流仓库中低效而日益昂贵的人力,致力解决物流仓库内部情境中“最后一公里”难题——小件拆零分拣。2020年11月,知名二手交易平台深圳仓由于高昂的仓库租金、逐年增加的人力成本、仓库工人较高的出错率,以及不断增长的订单量,引入了智子跃迁智能立体分拣系统,设备长6.2m,高2.8m,两侧共计80个格口。

 

目前,设备在现场满负荷运行,该平台将格口分配的WMS指令发送至智子跃迁的系统,设置在投货口的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将相应波次的物品放置在入口传送带上,待操作人员处理完一个波次的物品后,即可将移动式线棒车货架整体推至打包区,进行打包出库作业。引入智子跃迁智能立体分拣系统后,该平台订单播种环节共节约9人,年节省成本人民币76万,并省去后续复核工序,经实际测算,设备分拣效率峰值可达802件/小时。

 

创新型高速立体分拣

 

作为完全自主研发的创新型高速立体分拣设备,慧仓闪电播在鞋服、饰品等货品进行二次分拣时表现出超高的适用性。某出海电商品牌日常出库量数百万件,每波次需拣货数百单以上,原有人工需要对播种环节进行两次拆分,依靠手持PDA进行商品扫码,并根据屏幕提示播种至周转筐。面对人工成本不断攀升、人工招聘困难以及人工出错率高等情况,该品牌携手慧仓科技打造了高效的智能化系统。

 

针对项目情况,并考虑到未来发展扩容等实际需求,慧仓科技为该品牌打造了一套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经过前期安装调试,目前首套设备已在稳定运行中。该套闪电播设备为单巷道设计,共配备20台运行机器人,只需2名工作人员配合便可轻松实现1,800件/小时的高分拣效率,分拣准确率提升至99.99%,节省人工成本近人民币60万/年。

 

配送智能化迅速出圈

 

随着快递产业快速发展,头部快递公司均加强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已构筑了覆盖广、稳定而高效的快递服务网络。而对于网络的布局和管理,从快递龙头企业对网络的直接管控便可以看出,最早是转运中心,再到干线运输,而接下来终端揽派将是下一个竞技场。此次疫情中,无人车“挺身而出”,得到广泛关注,此前已拥有智能化技术的头部企业加速转型,并在疫情期间显示出它们的作用。

 

“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

 

疫情爆发后,为减少人际接触潜在的感染风险,各外卖、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其中,苏宁物流5G卧龙无人车在苏州上线,为苏宁小店的到家业务提供配送服务。其实,早在2018年,苏宁物流就在南京测试了社区无人快递车,此后,其无人车项目一直在测试各种运营场景。此次借疫情之机,苏宁物流开始部署无人车实际配送,在苏州、南京和北京选取合适的苏宁小店场景进行实践,并选择紧挨社区、非公开道路的场景。

苏宁物流“卧龙一号”是中国国内首个与电梯进行信息交互送货上门的无人车,通过多线激光雷达+GPS+惯导等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卧龙一号”不仅实现从户外到室内的无缝切换,解决小区复杂场景的配送需求;还实现了在恶劣天气和夜晚等特殊情景下24小时配送服务。据苏宁物流此前规划,“卧龙一号”将进驻全国1,000家小区,为消费者提供智慧、准时、轻简的社区配送服务。

 

大件快递末端“无人配”

 

自2018年5月推出小版无人驾驶货运车——“德邦小D”,满足部分白天无法取件的用户需求,同时实现夜间收派件,解决了因平日收派工作耗时长影响快递员收派效率的痛点。德邦快递在转型大件快递后,从未止步对末端配送的智能化研发,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旨在解决大件快递面临的末端派送难题。

 

为此,德邦快递推出了快递行业首台能够常态化运营的无人载重货车“麒麟号”L4级别无人驾驶货运车,并在浙江地区开展真实环境下的日常运营。从上线后的数据看,其系统已经支持包括在暴雨、隧道、夜晚等多场景下实现稳定无人行驶,最高时速达90公里/小时。据当时数据显示,L4级无人驾驶货运车总运营里程达8,045千米,平均运载量279.86公斤,累计运载量21,828.94公斤。在此基础上,德邦快递还将开辟新的城市级无人驾驶快递线路。

 

在众多无人驾驶的场景中,末端配送被认为是当前最易落地且快速见效的场景,疫情期间,“无人化”概念更是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据预测,在疫情的助推下,快递、外卖、生鲜三大领域的需求量激增,以及无接触配送兴起,无人配送市场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破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重载型堆垛机赋能铝业智能化发展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