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来看一下何为“去中心化”,即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即被称之为去中心化。
那么再来看目前的物流现状。无论是从B端或者C端发出的货物,必然会经过确定的路由到达相应的物流中心,然后再由确定的路由配送至B端或者C段,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将所有B/C端和物流中心看作节点的话,显然只有物 流中心具备自由连接的功能,而B/C端对于物流中心以及各点之间是不能够形成自由连接,也就没有连接单元,更不可能形成阶段性中心。B端可能是供应商,也有可能是制造商亦或是门店等,物流中心可能是各类DC如NDC、RDC以及FDC等,或许已经实现了仓配一体化。包括在干线运输方面,同样是由发运站、落货站、干线货运班车组成。其中发运站、落货站就相当于物流中心的作用。
那有人就会认为,“去中心化”就是将这些物流中心去除,那显然是不对的,去除物流中心,只会让货物的物流过程陷入无序化,而且物流中心的存在,本就是应用规模效应对大批货物进行集中处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所以,去中心化实际上意味着中心多元化。
“去中心化”助力解决末端痛点
中心化或者规模化的优势显而易见,降本增效的同时,还有助于物流行业提升规范化和标准化。去中心化使得各物流节点都能够形成区域性中心,能够充分调动资源支持下一节点的需求,也能够更自由地调配各节点之间的资源,更加能够提升效率。尤其是对于生鲜电商而言,末端的配送一直是痛点,重点在于如何保证配送效率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
此前盒马创始人侯毅表示,“去中心化”是必然的,那盒马又是如何实现“去中心化”的呢?其实很简单,盒马的店铺即是仓储,用户下单后商品都从附近门店送出。盒马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2家实体店,其中上海16家,北京8家,深圳和苏州各3家,杭州和宁波各2家,成都、福州、贵阳分别各1家,相比于2017年初的8家有了长足的增长。由于“门店即仓储”,盒马实现了门店3km以内半小时达的配送服务。不仅是生鲜电商,天猫商城也走向了“去中心化”,通过在全国设立数百个前置仓,实现了60分钟快速送达。
如何实现“去中心化”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实现“去中心化”有几个方面。侯毅表示,集中性的物流一定有个最佳规模的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效率不增反降,成本也会大幅上升。所以对于生鲜电商企业而言,首先是达到规模化。然后是前置仓的选择,尽管盒马鲜生门店即仓储的模式能够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但是设置类似于盒马鲜生门店所需的费用不是一般企业能够承受,况且盒马通过长时间培养用户习惯,一味地模仿盒马不可取。企业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建立相应的前置仓,用于服务相应的区域。同时,各前置仓之间也能够建立联系,及时调配畅销品和滞销品的库存。
当然,也有不少企业采用了设立配送点。但是,配送点的设立虽然能够更靠近用户,同时也能够提供自提业务,但是配送点基本不存在仓储功能,属于有多少货送多少货,不能成为区域中心,无法对其他节点形成支持作用。
规模化和“去中心化”
何去何从
那么对于生鲜企业而言,又该如何选择规模化和“去中心化”呢?对于小型生鲜电商而言,追求“规模化”获得更低的成本肯定是首要选择,但是可以在“规模化”的过程中适当考虑“去中心化”,如在某些已经形成规模化的地区,可以设置前置仓等,而在刚进入的市场,依旧沿用原有的物流模式。
对于已经达到“规模化”的生鲜电商而言,实施“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盲目。尽管规模化超过临界点会降低效率,提高成本,同样中心过于多元化也会加重企业负担,并且会模糊多元化中心的定位,届时则“得不偿失”。例如之前美味七七的倒闭,便是盘子铺的太大,而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且,也有企业表示,设立前置仓会增加搬运次数,这意味着货物多了一份受损的风险。尤其在生鲜领域,对温度的要求相当严格,多余的搬运自然会损耗温度并可能导致商品受损。所以,企业在选择前置仓的数量和位置同样要考虑到其与物流中心的关系。当然,“去中心化”也不止前置仓一种方法,7FRESH、永辉超级物种的诞生,也或多或少有着“去中心化”的影子。对于此类的“去中心化”,除了能够为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还有助于企业巩固自身品牌。
此前新零售的诞生,被认为是“生鲜电商”的救命良药,但是“新零售”之重却不是各家企业能够承受的。同样,无论是“规模化”亦或是“去中心化”,同样需要企业依据自身实力来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
其他文章链接
【行业前沿】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多元化演绎物流改变生活 ——访圆速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相峰
【行业前沿】以心传递,畅达天下 ——远成集团亮相2018物流双年展
【探索】极速的智能,柔性的应对 ——揭秘Urban Revivo极速供应链神话
【展望】开放边界助力新零售更完善 ——访G7智慧物联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翟学魂
【展望】雄心勃勃,打造 现代化“冷链”航母 ——访海航冷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刘原
构建桥梁,LAG助力中德物流无界沟通 ——访德国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部国务秘书 Steffen Bilger
【行业前沿】亚洲物流双年展,传化揭秘物流黑科技——访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品牌部总经理 韩雪峰
【行业前沿】品质物流 一路呵护——访苏宁物流市场总监 代永华
【特别企划】金峰:做中国特色的“智能化”设备
【特别企划】区块链条码管理技术强势来袭——码尚智汇链数据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