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观世界之趋势 >

走出政策迷雾 跨境供应链正在发力
时间:2019-01-30 13:50       来源:文 | 本刊编辑部
【导语】中国电商市场发展趋于平缓,众多电商企业开始将目光聚焦于海外,加上国民对进口商品的青睐,跨境电商市场再度成为热门,如何构建稳定、可靠的供应链成为跨境电商成败的关键。
 

2017年国庆前夕,中国政府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18年底,让中国跨境电商再度有了一年缓冲期。在监管政策充满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诸多中小电商企业纷纷倒在政策收紧之下,而大型跨境电商则背靠大树积极拓宽海外优质品牌资源,建立更为高效的跨境供应链。
 
新政暴露跨境电商短板
 
跨境电商税收新政也暴露了中国跨境电商的短板。由于税收新政的推出(暂缓实施),使得保税物流模式迫切需要转型,这在考拉海购身上表现更加明显。考拉海购自建供应链,将品牌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导致供应链过重、反应较慢,SKU多、资金压力大;在物流配送上虽然开建海外仓,但鉴于海外仓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过分依赖保税仓不仅面临较大的政策风险,同时一旦爆仓会导致所有业务停滞等问题。
而仅次于考拉海购的天猫国际,一直强调其平台属性,开放平台入驻但其中的国际品牌大多为TP代运营,价位高,天猫对品牌端的管控力也弱。尽管号称“已经成为最大的本土跨境电商平台”,但天猫国际并未公布过其营业额,那只能理解为“实在拿不出手”。
此外,在品牌资源供应上,假货泛滥一直是行业发展的巨大障碍。目前,跨境电商企业一直致力于打击假货、通过直采等模式来确保商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不过,由于平台审核机制不健全,跨境海淘售假利润惊人,以及直采难度较高(如爆品花王,中国无法与其直接签约供货),导致假货猖獗,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一大隐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跨境电商平台都无法拿到其售卖的所有商品的品牌直接授权,甚至有些品牌相当排斥和平台直接产生联系,于是平台只能借助买手团队前往当地商场直接购买,但这不但增加了假货风险,也加重了供应链的不稳定。豌豆公主创始人翁永飙也曾亲口承认:“每个厂家生产的数量都有限,肯定会优先供应日本,再由渠道商分配到中国,而这样的话,我们货源的稳定性会有很大的风险,尤其是越下游越拿不到。”
日本如是,欧美市场也存在类似情形。业内人士指出,欧美品牌商对中国商家的选择颇为谨慎,需要考核纳税、资质等情况,同时要求掌控中国商家的零售渠道与零售价格,执行统一的全球零售与价格体系,这种中外商业环境的差异,增加了中国跨境电商构建海外供应链的难度,迫使阿里巴巴只能采取弊端较多的TP模式,即直接引入国际品牌进驻平台,再通过第三方的TP公司做落地运营的工作。
供应链建设难度颇高,一方面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巨大障碍,一方面也成为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
 

加强供应链掌控度
 
为持续抢占优质国际品牌资源,完善跨境供应链体系,包括考拉海购与天猫国际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考拉海购以自营为核心,依托媒体型电商优势,通过原产地直采,精选当地消费者喜爱商品,并以“原产地榜单+媒体型电商”推介给消费者,已与全球近千家顶级品牌商和服务商达成深度合作。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考拉海购大举进行海外扩张,未来3年在欧洲采购超过30亿欧元的高品质商品,并在其“欧洲战略”中强调将为欧洲合作伙伴提供周全的“保姆式服务”,尤其重点拓展当地的国民品牌和传世老店;此后又在悉尼召开澳新地区招商会,成为在澳洲采购规模最大的中国平台。
天猫国际则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全球原产地溯源计划,并一直在紧锣密鼓推动全球品牌、国内外政府以及第三方标准机构多方在国内外共创落地,逐步建立一套被多方认可的全球溯源标准协作机制。显然,天猫国际通过“产地溯源”机制的落地,强化其对上游供应的把控能力——在对品牌端管控力尚弱的前提下,至少掌握上游供应链的可靠性。
业界普遍认为,进入2017年,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加强与海外品牌的合作,圈占供应商成为各平台战略布局重要一环。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各平台未来会继续加强上游供应链建设,扩大与国际品牌的合作并扩充商品品类。
 
不要爆品
 
积极拓展与海外品牌的合作,也是跨境电商对爆品营销的调整。目前多数跨境电商平台依靠爆品、标品,通过“低价”“爆款”等活动打开市场,尤其是母婴类,以致奶粉、纸尿裤等一度成为海外购物的代名词。而新品的市场不确定性颇高,有着爆品所没有的GMV压力,同时需要重开渠道与提升知名度等问题。
但是,随着消费升级,新品类逐渐成为消费主流。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母婴、保健品销售占比达50%以上,而到了2016年,轻奢品、服饰类占据了中国“黑五”销售的主流地位,营养品和高客单产品逐渐成为新宠。此外,90后年轻群体崛起,追求价值敏感而非价格敏感,因此做国外的三四线品牌会更有机会,因为品牌方会认可平台并给予更多支持。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海淘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日益明显,除了商品质量外,跨境电商平台需要覆盖更多商品品类和品牌来满足消费者。

因此,爆品、标品将不再适用。毕竟依靠爆品、标品获取来的用户几乎完全毫无忠诚度,一旦价格战退却用户也将大批流失,对平台而言既没有提升对品牌方供应链的把控力,也没有提升对终端消费者的持续服务能力。
并且境内电商的爆品战略并不适用跨境电商,因为爆款SKU拉量、长尾SKU赚毛利的逻辑是建立在多数销售品牌已在消费者心智中有较好认知的基础上。但如今多数海外品牌消费者并无太多消费认知,一旦平台方过度使用价格体系,消费者就无法形成正确的价格认知和品牌认知,平台方就只能一直打价格战而培养不了其他产品的正常销售,最后掉进死胡同。
而拓展供应链资源,除了出于对上游供应链把控的需要,也是适应消费升级的重要出路。
下一页
参与评论
资讯

更多>

风云人物

更多>

活动一览 国际考察团 论坛

更多>

物流中心案例

更多>

破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重载型堆垛机赋能铝业智能化发展


扫描二维码
关注《现代物流》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沪ICP备190117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