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6年3月一桩震动全国的“山东疫苗大案”,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两票制”等一系列国内有史以来最严苛最无奈行业政策相继出台的“药引子”,这一系列政策已经开始深入影响整个国内医药和医疗行业,并已经也必然波及整个国民医疗健康体系。
(接上期……)
“两票制”等新政后,整个药品流通行业的库存结构和运作方式也发生着不小的变化:
1.国内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集团,原集中在主要销售地的综合性特大物流中心,面临着对应业态多样化、批零库存平衡被打破的窘态,总量激增,仓库的物理需求明显增涨;
2.国内制药企业,无法回避的渠道压缩,要么依附于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集团,要么自立销售团队,这样势必谋求贴近或接近销售终端市场的库存保有,业内第三方物流、自行销售地设库,还是合作开发销地库,他们正在踌躇中;
3.进口药品,脱离了多元渠道的销售模式,意味着从口岸到销地两级库存的协同性,由于物流物理规模普遍不大,合作性、委托方式的库存管控成为最经济的方式之一;
4.“两票制”,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确是釜底抽薪的政策取向,然而医疗补偿机制的不到位、碎片化的非主流终端等的服务需求,成为这一群体依旧艰难存活的原因所在,而同样对销地库存的渴望,与主营低利品种担负物流成本能力的低下,使这一群体也正在辛苦地搜寻贴近终端、成本合理、空间灵活的仓储服务产品;
5.“两票制”后,SPD(院内物流)等合作模式将进入区域升级版本,即迎合GPO形成共享化的医疗机构集中库存,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集团是否有此能力或肚量,或者更要关注社会化的仓储服务产品出现。
综上所述,新政前后,药品生产商、进口商、大中小微各级医药批发企业、各种医疗终端、线上线下的C端等等行业单元,对库存、仓储服务产品都出现了压力与需求变化,为解决订单快速响应、调拨运输、城际转运和城市配送三者物流成本的优化、厂、批、零与医的库存协同响应关系,VMI成为新政下药品供应链各环节均宜不同程度采取的库存及物流运作模式。而应对这一成熟模式在新政下产生的新型仓储服务产品,将是“两票制”系列新政下药品物流仓储业态的全新定义。
公共化,VMI模式响应多业态的解决方案
由于总体的碎片化特质,不仅存在于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的各个环节,它所产生的业态也呈现出模式多、总量大、离散高的“库存服务需求”碎片格局;同时,基于国内物流行业在资源、成本与价格上的碎片化特点,“两票制”系列新政下的国内医药流通行业推行VMI,单体结构的“公共化”就成为唯一的仓储服务产品选型设计思路。
以2016年12月落成的国药物流在上海的二期物流中心为例,其公共化适应多业态运营的特征就非常明显,我们尚无法考证,在“两票制”新政推进的热点时期,作为央企且全国销售规模居首的“国药”,推出的这座崭新物流中心,是否具有VMI模式,但从公布的信息来看,至少“公共化”特征再明显不过,一是适应7种业态的物流运营,二是规模贮存与规模拣选,三是以国药为例旨在揭示“两票制”系列新政推行下,以多业态需求和多元供应商形成的VMI模式仓储服务产品,“公共化”特征将成为未来国内医药流通物流节点仓库的主流趋势。当然,这一类型的仓储服务产品将不仅局限于大型定制化的物流中心,小规模流转型医药仓库,也会有同样的趋势,如:生厂商共建共享合作委托运管的成品医药仓储中心、医疗机构以地区集采为区域范围共同配建的医药产品配发中心(应对医疗机构的零库存构架)等等。
多极化,应对区域和成本差异的仓储资源配置
中国的地理结构、行政区划和地因经济,实质是国内物流尤其是国内医药流通物流形成目前资源配置格局和运营特征的重要因素。“两票制”系列新政的推行,在压缩流通环节的同时,也结束了“医药流通企业自营物流”的一个时代。多极化的公共化仓储服务产品,将重新构架这一行业物流资源体系。多极化的具体体现是:
第一极,国内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集团和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如:国药、九州通、派昂、四川省药、华东、英特等)的大型和超大型物流中心。其特点:围绕医疗机构密集的一二线城市配置,多业态适应性强、综合处理能力高。这一极物流中心是应对国内医药流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主要仓储资源配置。
第二极,定位在贮存为主要功能的通用型库区实施专业定制和改建,形成位于国内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园区和集散中心。(如:在苏州园区的国药华东物流中心)其特点:连接医药产成品由产地至销售地的干线节点转运、配载和集散,是第一极物流中心的前置中心。这一极物流园区以医药产品生产端和零、一级代理、分销商为客户提供其产品的跨省异地仓储配置。
第三极,位于国内主要医药产品进口口岸和国内医药产品制造企业密集区的定向型物流中心(如:上海外高桥医药分销中心有限公司和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的分拨中心)。其特点:功能明确定位在进口产品的登陆贮存、理货待转和围绕医药产品制造企业区域集聚特点的产成品暂存,是第二极物流中心(园区)的货源中心。
第四极,散布于销售地、枢纽地和产原地以单一性或同质性货主定制化配置或专项使用的流转型仓储中心(如:UPS服务于默克在萧山的定制型物流中心、国药物流服务于某品牌药厂在上海松江的物流中心)。其特点:单一性或同质性货主特征明显,有货主个性化的服务资源配置。也是“两票制”系列新政下中小微药品批发企业共享仓储的主要选择类型。
第五极,配套医改的地区药品集采,设置的地区医院药品耗敷材料分拨中心、一票制政策涉及的县市级疾控中心疫苗备货中心和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必须的医疗配套即产业新城医疗配套中心等。
产业化,加速医药物流仓储进入互联网运营时代
国内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探索性的步入市场化进程,走过了漫长的35年。关系国内医疗改革的物质保障,关系供给侧改革的民生问题,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的物流产业化步伐,始终是“稳”字当先,维系政策,循序渐进。市场与政策的导向作用、需求与资源的碎片化特征,物流运营的成本与效率问题,各种因素促成国内医药流通物流加速迈入产业化进程。
VMI、公共化与多极化,使得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和对大数据的依赖,加速了国内医药流通物流进入产业化平台的运营时代,以渠道为驱动的运营方式将进一步取代传统的产品驱动方式。碎片化的资源与需求并不是产业缺陷,多元化的资源和多样化的需求将搭载在信息化平台上,通过产品叠加、功能叠加,孕育出更多的复合型、个性化的物流仓储服务产品和内容。如:系统订仓(物流仓储的前台服务),在城市、区域和全国范围内为医药流通各类药企提供符合其需求特征的物流仓储资源搜索、配置和订位服务。目前,“天下库房”已与国药物流签约业务合作,展开类似平台化的仓储前台服务。
在其他行业正火热兴起的共享经济模式,也会逐步在医药物流仓储领域试点推广,除了仓储物流装备参与社会化物流的共享运作,涉及运作的仓储管理、拣选、装卸、配送等也会纳入到共享运作的体系。届时,原本封闭于药企内部的物流运营资源将被同行甚至跨行业共享,使行业的软硬件物流仓储资源综合成本得到充分的消化与优化。
2017年,是“两票制”系列新政实施落地之年,也将开启与打通国内医药流通物流以“VMI+公共化+多极化”为特征仓储服务的渠道驱动路径,互联网、大数据,更将介入并深入影响整个医药物流行业的发展与未来。
(接上期……)
“两票制”等新政后,整个药品流通行业的库存结构和运作方式也发生着不小的变化:
1.国内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集团,原集中在主要销售地的综合性特大物流中心,面临着对应业态多样化、批零库存平衡被打破的窘态,总量激增,仓库的物理需求明显增涨;
2.国内制药企业,无法回避的渠道压缩,要么依附于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集团,要么自立销售团队,这样势必谋求贴近或接近销售终端市场的库存保有,业内第三方物流、自行销售地设库,还是合作开发销地库,他们正在踌躇中;
3.进口药品,脱离了多元渠道的销售模式,意味着从口岸到销地两级库存的协同性,由于物流物理规模普遍不大,合作性、委托方式的库存管控成为最经济的方式之一;
4.“两票制”,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确是釜底抽薪的政策取向,然而医疗补偿机制的不到位、碎片化的非主流终端等的服务需求,成为这一群体依旧艰难存活的原因所在,而同样对销地库存的渴望,与主营低利品种担负物流成本能力的低下,使这一群体也正在辛苦地搜寻贴近终端、成本合理、空间灵活的仓储服务产品;
5.“两票制”后,SPD(院内物流)等合作模式将进入区域升级版本,即迎合GPO形成共享化的医疗机构集中库存,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集团是否有此能力或肚量,或者更要关注社会化的仓储服务产品出现。
综上所述,新政前后,药品生产商、进口商、大中小微各级医药批发企业、各种医疗终端、线上线下的C端等等行业单元,对库存、仓储服务产品都出现了压力与需求变化,为解决订单快速响应、调拨运输、城际转运和城市配送三者物流成本的优化、厂、批、零与医的库存协同响应关系,VMI成为新政下药品供应链各环节均宜不同程度采取的库存及物流运作模式。而应对这一成熟模式在新政下产生的新型仓储服务产品,将是“两票制”系列新政下药品物流仓储业态的全新定义。
公共化,VMI模式响应多业态的解决方案
由于总体的碎片化特质,不仅存在于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的各个环节,它所产生的业态也呈现出模式多、总量大、离散高的“库存服务需求”碎片格局;同时,基于国内物流行业在资源、成本与价格上的碎片化特点,“两票制”系列新政下的国内医药流通行业推行VMI,单体结构的“公共化”就成为唯一的仓储服务产品选型设计思路。
以2016年12月落成的国药物流在上海的二期物流中心为例,其公共化适应多业态运营的特征就非常明显,我们尚无法考证,在“两票制”新政推进的热点时期,作为央企且全国销售规模居首的“国药”,推出的这座崭新物流中心,是否具有VMI模式,但从公布的信息来看,至少“公共化”特征再明显不过,一是适应7种业态的物流运营,二是规模贮存与规模拣选,三是以国药为例旨在揭示“两票制”系列新政推行下,以多业态需求和多元供应商形成的VMI模式仓储服务产品,“公共化”特征将成为未来国内医药流通物流节点仓库的主流趋势。当然,这一类型的仓储服务产品将不仅局限于大型定制化的物流中心,小规模流转型医药仓库,也会有同样的趋势,如:生厂商共建共享合作委托运管的成品医药仓储中心、医疗机构以地区集采为区域范围共同配建的医药产品配发中心(应对医疗机构的零库存构架)等等。
多极化,应对区域和成本差异的仓储资源配置
中国的地理结构、行政区划和地因经济,实质是国内物流尤其是国内医药流通物流形成目前资源配置格局和运营特征的重要因素。“两票制”系列新政的推行,在压缩流通环节的同时,也结束了“医药流通企业自营物流”的一个时代。多极化的公共化仓储服务产品,将重新构架这一行业物流资源体系。多极化的具体体现是:
第一极,国内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集团和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如:国药、九州通、派昂、四川省药、华东、英特等)的大型和超大型物流中心。其特点:围绕医疗机构密集的一二线城市配置,多业态适应性强、综合处理能力高。这一极物流中心是应对国内医药流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主要仓储资源配置。
第二极,定位在贮存为主要功能的通用型库区实施专业定制和改建,形成位于国内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园区和集散中心。(如:在苏州园区的国药华东物流中心)其特点:连接医药产成品由产地至销售地的干线节点转运、配载和集散,是第一极物流中心的前置中心。这一极物流园区以医药产品生产端和零、一级代理、分销商为客户提供其产品的跨省异地仓储配置。
第三极,位于国内主要医药产品进口口岸和国内医药产品制造企业密集区的定向型物流中心(如:上海外高桥医药分销中心有限公司和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的分拨中心)。其特点:功能明确定位在进口产品的登陆贮存、理货待转和围绕医药产品制造企业区域集聚特点的产成品暂存,是第二极物流中心(园区)的货源中心。
第四极,散布于销售地、枢纽地和产原地以单一性或同质性货主定制化配置或专项使用的流转型仓储中心(如:UPS服务于默克在萧山的定制型物流中心、国药物流服务于某品牌药厂在上海松江的物流中心)。其特点:单一性或同质性货主特征明显,有货主个性化的服务资源配置。也是“两票制”系列新政下中小微药品批发企业共享仓储的主要选择类型。
第五极,配套医改的地区药品集采,设置的地区医院药品耗敷材料分拨中心、一票制政策涉及的县市级疾控中心疫苗备货中心和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必须的医疗配套即产业新城医疗配套中心等。
产业化,加速医药物流仓储进入互联网运营时代
国内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探索性的步入市场化进程,走过了漫长的35年。关系国内医疗改革的物质保障,关系供给侧改革的民生问题,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的物流产业化步伐,始终是“稳”字当先,维系政策,循序渐进。市场与政策的导向作用、需求与资源的碎片化特征,物流运营的成本与效率问题,各种因素促成国内医药流通物流加速迈入产业化进程。
VMI、公共化与多极化,使得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和对大数据的依赖,加速了国内医药流通物流进入产业化平台的运营时代,以渠道为驱动的运营方式将进一步取代传统的产品驱动方式。碎片化的资源与需求并不是产业缺陷,多元化的资源和多样化的需求将搭载在信息化平台上,通过产品叠加、功能叠加,孕育出更多的复合型、个性化的物流仓储服务产品和内容。如:系统订仓(物流仓储的前台服务),在城市、区域和全国范围内为医药流通各类药企提供符合其需求特征的物流仓储资源搜索、配置和订位服务。目前,“天下库房”已与国药物流签约业务合作,展开类似平台化的仓储前台服务。
在其他行业正火热兴起的共享经济模式,也会逐步在医药物流仓储领域试点推广,除了仓储物流装备参与社会化物流的共享运作,涉及运作的仓储管理、拣选、装卸、配送等也会纳入到共享运作的体系。届时,原本封闭于药企内部的物流运营资源将被同行甚至跨行业共享,使行业的软硬件物流仓储资源综合成本得到充分的消化与优化。
2017年,是“两票制”系列新政实施落地之年,也将开启与打通国内医药流通物流以“VMI+公共化+多极化”为特征仓储服务的渠道驱动路径,互联网、大数据,更将介入并深入影响整个医药物流行业的发展与未来。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