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机器人,忠于客户场景。
PA-AMR: Personal Assistant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人机协作式机器人。与基础AMR相比,PA-AMR可提供更高柔性的协作、更复杂的系统交互和集群控制、更直观的现场信息,包括关拣货任务订单信息的操作员界面等。
基础AMR则是机械地接受并执行操作系统发布的行走、搬运等指令,无法与拣货员进行信息的传递及互动。因此基础AMR的工作效率受限于单个机器人的非柔性,而如果操作员对PA-AMR进行人机协作,则其拣选能力不受单个机器人能力的限制。
基于人机交互的特点,PA-AMR更适用于仓储、工业等订单海量化、碎片化、个性化的场景,及人和机器协作复杂程度较高,如零售、电商、工业线边仓等场景。
【何为AMR】
物流人应该不会忘记,被誉为“物流黑科技”的亚马逊KIVA机器人现场运作视频所带来的震撼。此后,物流机器人在“降本增效”的需求之下,开启大规模应用的同时,进一步向PA-AMR等细分领域持续进化。
“不同的是,大部分都是需求推动技术,而PA-AMR是技术引领需求。”上海姜歌机器人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姜歌机器人)CEO吴月忠解释道,“而且,我认为这是基于机器人技术的两种不同分支,这是一种进步,但不是传承。这种进步的核心原因是自动驾驶的多年发展,造就的所有核心传感器的技术外溢。”
这种技术外溢让PA-AMR拥有了更好的“人机协同”能力,也让以PA-AMR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拥有了更高的“柔性”,而这是与“AGV”相比最大的区别。且正是这种柔性,在电商、零售等行业商业链的进一步缩短,订单履约变得越快和越复杂的情况下,提供了“降本增效”的新思路。
【“一切为了降本增效”】
由此,吴月忠谈到了对于物流仓储和机器人技术的思考。在吴月忠看来,如今的物流仓储正在走向两大场景——存储和流通。“这两个场景不是割裂,并且大部分的物流技术在围绕这两个场景的‘降本增效’进行落地和再发展。”吴月忠进一步说道,“同时,结合中国仓储设施的复杂性,因此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其中AGV和PA-AMR等机器人技术则为了实现更高的流通效率。”而为了实现更高的流通效率,机器人技术也经历了从最早的“货到人”,到之后的“料箱到人”,到目前的“订单到人”的变化与发展。
吴月忠表示,上述的变化与发展,其内核是仓储流通“底层逻辑”的发展。从量化的角度而言,制约仓储流通效率的关键之一在于货物的触碰次数。从这个角度而言,最初的机器人技术代替“人”提升了效率,然后通过规模化进一步地放大了效率提升的效果。但是鉴于中国仓储设施高复杂性例如场地小、不规则、环境条件复杂等,对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中外市场的区别】
由此,吴月忠特别谈到了服务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区别。吴月忠坦言,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国际市场(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仓库具备高标准化和集中度特点,因此对于机器人企业而言服务难度相对较少。而中国市场仓库设施仍然存在众多的多样性,这为机器人企业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这种挑战也磨砺了企业的“生产力”,为其走向海外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国际市场亦受到了客户极大的青睐,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我们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
【PA-AMR技术的核心优势】
“而针对中国市场,我们在思考如何在不改变货架以及仓储其他设施的情况之下,减少货物的触碰次数,结果就是‘订单到人’的逻辑,来应对这种挑战。”吴月忠解释道,“这既是推动PA-AMR技术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PA-AMR技术的核心优势所在。”
同时,客户亦对订单到人和PA-AMR的认知越来越深入,这也推动了以订单到人的PA-AMR细分领域的发展。据吴月忠介绍,姜歌机器人在过去近一年的发展,其中最为核心的发展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姜歌机器人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线,二是落地了更多的项目。“客户最在意的是最终的效率提升,因此在认知到PA-AMR技术的优势之后,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主动寻找我们。”
【提升“生产力”以应对市场竞争】
不过行业的繁荣也加剧了行业竞争态势,如何从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亦是姜歌机器人需要面对的挑战。吴月忠认为,行业竞争的态势将会随着生产资料的集中和企业核心生产力的提升而变得逐渐固定。对于PA-AMR行业而言,已经进入生产资料集中的阶段,这也就意味着PA-PA-AMR企业必须要开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生产力。
【生产力是什么?】
“那什么是生产力?”吴月忠郑重地说道,“我认为生产力的体现就是产品和解决方案更加贴近客户场景,因此我们的定位是以客户的痛点为核心,为电商、新零售和半导体制造等行业的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吴月忠亦解释了以“痛点”和“需求”为核心的区别。对于装备企业而言,客户需求存在“轻重缓急”不同的情况,但是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付出相同的成本。而“痛点”则是“既重又急”,这能够帮助装备企业更高效、精准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加深场景认知】
因此,对于姜歌机器人而言,一方面在不断地加深对客户场景认知,从而提升自身对客户需求的判断力,另一方面则是更深入地与客户进行交流,并不遗余力地为客户解决痛点需求。“我们自己必须要成为客户场景的专家,这是近一年来我们一直再不断强化的能力。”吴月忠补充道。
【创新是关键之一】
创新亦是提升生产力的另一个重要关键,而创新自然是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两大方面。对于姜歌机器人而言,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创新。例如姜歌机器人研发的Berrybot Plus和Berrybot Pro等产品,并创新了控制引导系统,能保证Berrybot系列机器人工作更流畅。相比于此前的产品,Berrybot Pro在载重方面能够让客户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针对大型客户更好地提升载重及订单的处理能力。而在解决方案方面,姜歌机器人专门成立了售前规划部门,以客户痛点为核心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与规划。
【方案、设备与软件促成客户“降本增效”】
以姜歌机器人与某客户的合作为例,该客户属于新零售行业,其物流现场共25,000平方米,分为四大区域。该物流中心需要同时满足B(门店、前置仓等)、C端的不同需求,订单包含了整箱和拆零等不同形式,因此吞吐量达到了60万件/天,其中拆零订单选择了提总拣选的方式。
该客户为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选择了与姜歌机器人进行合作。姜歌机器人在深入现场之后,为其创造性地将纯提总拣选的方式改造为了“半提总半摘果”的方式,将门店订单实现了摘果拣选,这在业内几乎无先例。据透露,该解决方案仅需要原先一半的人力,就能够实现日均订单60万件的需求,而且进一步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企业的培训成本。“这首先需要我们能够对这个场景有着深刻的理解,其次是我们RCS调度系统能够支持如此庞大的集群调度需求,而且我们的机器人产品同样要过硬。”
【简约的企业文化】
此外,企业文化也是提升企业生产力的核心之一。据吴月忠介绍,姜歌机器人的文化非常简约,即“专业,求实,拥抱变化,向前一步”。“专业”即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专业性体现,“求实”则是踏实做事,不仅要解决问题,也要追求效率和效果;“拥抱变化,向前一步”则是希望公司和员工可以接受市场和企业变化,同时在这种变化中提升自己,更进一步。
【仓储不再是“后端”】
谈及未来,吴月忠首先表示,最为关键的是趋势在于“客户越来越专业且非常务实”,这为物流技术的创新带来了引领的作用。“客户越来越纯粹,为了不断地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他们积极地理解和引入新物流技术,并且从自身场景出发提出了众多建设性的想法。”从需求而言,新的商业模式正在不断地缩小商业链,消费习惯和物流端互相产生了作用,仓储不再只是“后端”。
“无论如何,保持专业,以客户痛点进行创新是不变的逻辑。”吴月忠最后说道,“同时,PA-AMR行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会形成更健康的生态环境,我们亦有信心能够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中,与客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