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小黄人”开始火遍中国,成为手机刷屏的科技“网红”,甚至被邀请到北京参加“砥砺奋进的五年”十九大大型成就展;两年后,“小黄人”证明自己不仅靠颜值吃饭,凭借令人瞠目的工作效率和“科幻”的工作场景,在快递物流行业已经站稳脚跟。
从义乌走向中国
基因决定了“小黄人”一出生便与众不同,其在浙江义乌申通快递首次应用中的表现,迅速被业内知晓并认可。
2016年4月,快递行业主管部门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一行人来到义乌科技创新地“快递小镇”,在申通快递分拣场地查看了快件自动分拣机器人“小黄人”,马军胜表示了充分的认可和高度赞扬,“你们颠覆了这个行业”马军胜说。自此,“小黄人”迅速被行业所熟知,一段段走红的视频引发人们对快递物流行业高科技的关注。
缘何能够成为“网红”?“小黄人”萌萌的外表下是精通的“十八般武艺”。
立镖机器人运营总监马荣表示,分拣是快递企业分拣中心最繁锁、工作量最大的环节。与传统的半自动化皮带机和交叉带自动分拣系统相比,“小黄人”成本相对较低,且采用了并联而非串联方式。该产品应用时,所有机器人都能通过主信息系统来统一指挥调度,但同时任何单台机器人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到其他机器人的正常工作。此外“小黄人”还有以下优点: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分拣;占地面积小,以快递分拣中心为例,同等分拣业务量情况下,占地面积不到其他方式的1/2;分拣效率高,每小时可以完成18000件快件分拣,可减少70%人工;节能、精准、高效,提升工作效率;维护成本低,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智能快递分拣机器人搭配少量人工操作员,能实现扫码、称重、分拣功能“三合一”,能够识别快递面单信息,以最优路线投递;会自动充电,不影响分拣效率前提下,充电5分钟,奔跑4小时;启动成本低,最低50台“小黄人”即可启动。
“小黄人”成长至今,已积累了40多项发明专利,在全国部署超过5000台,为申通快递义乌、郑州、天津分拣中心,京东华南、济南分拣中心,中国邮政义乌、杭州、安徽分拣中心提供分拣系统解决方案。
从中国走向世界
2016年,在中国生活了15年的美国人Jim Serstad在手机上看到了“小黄人”的视频,由此加速了“小黄人”加快开拓海外市场。
Jim Serstad是美国汤普金斯机器人公司(TompkinsRobotics)产品开发部副总裁,当他给美国的同事推送了“小黄人”视频后,引发了来自美国的惊呼:“我觉得在美国应该用这个机器人!”于是,“小黄人”漂洋过海,到了美国。
立镖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伙伴。现在汤普金斯机器人的核心就是引进的立镖机器人分拣技术。”近一年半的合作,让Jim Serstad感受颇深。他向与会的嘉宾分享了“小黄人”在美国的案例。他说,如今的美国消费者希望交易更加方便、配送的速度更加快速,但却要更低的价格。这在美国几乎只有亚马逊能做到。在美国,传统的零售商对亚马逊的依赖显而易见,后者有75个电商订单处理中心,大部分城市当天就能送货。但同时,零售商最头疼的也是亚马逊。“他们必须在亚马逊的平台卖东西,这样亚马逊就会获取零售商的数据,其中有非常大的风险;但是不在亚马逊买东西,业绩就会下滑,这些都是未来的挑战”。
亚马逊带来了营销和物流的挑战,没有一个公司能和亚马逊竞争。这样的背景下,汤普金斯公司想给零售商们更多的选择。“把机器人、软件公司和第三方物流公司整合起来,可以有与亚马逊一战之力。”Jim Serstad说,“其中的核心就是分拣机器人。汤普金斯在美国目前有5个电商订单处理中心,美国20%的地方可以实现当日达,52%的地方实现次日达。我们把‘小黄人’用于产品分拣。它只需要700平方米的场地,每小时可以拣选12.5万件商品。很高兴有机会帮美国的零售商与亚马逊竞争。”
据了解,立镖机器人目前正在大踏步向海外市场进军,在美国、在日本、在新加坡等,均有不少“小黄人”的身影。
“小黄人”的潜力
从概念上来说,“小黄人”性质属物流机器人。对于物流机器人,罗戈研究院物流机器人报告中这样定义——应用于仓库、分拣中心、以及运输途中等场景的,货物转移、搬运等操作的机器人。
根据罗戈研究院2018年物流机器人报告,随着技术的发展及需求的增加,物流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在全球范围逐渐被重视,国外传统工业智能制造(Dematic、Swisslog等),以及Amazon等互联网巨头,都在陆续布局物流机器人。物流机器人也逐渐被认为是物流及供应链相关企业数字化与自动化进程中重要的智能基础设施。
董中浪用更为通俗的语言解释了机器人为什么是重要的智能基础设施。他表示,“小黄人”其实可以作为未来可被运营的资产。“不管是沃尔玛、亚马逊,还是京东,他们本质是什么?是披着零售外衣的物流公司。那么再过三五年,最优秀的物流公司最本质就变成了最好的科技公司。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科技公司一定又是一个最好的资产管理公司。当仓库里的一堆钞票在跑的时候,谁的贵就是谁赢。我有着20多年的自动化仓库设计经验,我们当年做这个事情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瞄准的都是金字塔尖的商户。这种游戏中,没有5年是收不回尾款的,所有的投资都是2年之后才能看到效果。但是在2年时间里,零售商的情况又会变得不一样。”
董中浪说,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类似“小黄人”的东西出来以后,能够在一个月甚至一周的时间完成部署和应用,资产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为什么过去只有像做烟草和医药的人去做自动化,因为垄断和毛利率高。我们现在不需要去购买这些设备,而是需要设备的功能。谁来经营这些资产?第三方物流。他们可以租给不同的使用者,甚至用完了可以挪,重置成本为零。结果就是,所有的第三方物流能用很少的成本用这些设备。比如申通,分拣中心的工作做完了是半夜一点多,闲置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租给其他公司用呢?充分利用设备的效率,大家共同来承担这个成本,才能创造海量的价值。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报告,在全球15大工业机器人销售市场,中国居首。其中,我国AGV(无人搬运车)的需求旺盛,需求领域相对集中,电商仓储物流占15%。随着仓库自动化水平的逐步提升,AGV将伴随着在物流其他细分领域的渗透,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在论坛上表示,电商的发展,对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人口结构变化过程中,企业的物流用工则面临紧缺与成本压力。长期来看,投资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成为“明智”之选。
在国家政策层面,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2015年,“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首次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并随后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至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达10万台,机器人密度达150以上。
未来,随着技术壁垒的持续迭代,“小黄人”代表的物流机器人产业将快速发展并普及,同时在政策驱动下,新技术应用将得到规范化发展;以快递物流为起点,“小黄人”将从小件为主的电商、电子等行业向其他多行业延伸,以其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将不同程度支持供应链各环节的各类场景;而且,在“小黄人”应用的快递物流等行业,日常作业将要求具备新技能的新型复合人才,以便与机器人更好地协作。
立镖机器人公司CEO夏慧玲表示,目前“小黄人”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我们在摸索很多新的产品,下半年可能会发布比小黄人更有革命性、来解决物流环节痛点的新产品。‘小黄人’的不发布会停歇,因为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我们,只创造世界上没有的事物!我们,能改变世界!’”